-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古代文论讲座之先秦文论
第二章 先秦文论 第一节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诗言志” “诗言志” “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尚书·尧典》) 一、释“乐” 1、乐字的本义:谷物结穗 2、乐指乐器 《说文》:“乐,五声八音总名。像鼓鼙。木,虡也。” 3、乐指一切使人快乐的对象 荀子《乐论》:“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 二、释“声律” 声有五声五音,后来加上变徵变宫,成七声或七音。 律指十二律吕。 声律的作用是为诗歌定调子和配乐。诗是“歌词”,声律是“乐调”。 《诗大序·正义》:“诗是乐之心,乐为诗之体,故诗乐同其功也。初作乐者,准诗而为声;声既成形,须依声而为诗,故后之作者,皆主于乐文也。” 1、五音或七音 “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声含宫商,肇自血气,先王因之,以制乐歌。” 《文心雕龙·声律》 七音次序: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现代简谱: 1 2 3 4 5 6 7 2、十二律吕 “黄帝使伶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昆仑之北谷)生,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听凤凰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 凤雄凰雌,阳律阴吕。 二、“诗言志”本义 1、诗言志诂训 《说文》:“诗,志也。”又,“志,意也。”又,“意,志也。” 《诗大序》解释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孔颖达《诗谱序正义》引郑玄说“诗所以言人之志意。” 二、“诗言志”本义 2、“志”即“怀抱” 闻一多考出“志”有三个义项: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但在“诗言志”这句话里,“志”指“怀抱” 。 二、“诗言志”本义 3、言志即载道 “如果从起源或原意看,……特别是如果联系‘诗’与‘乐’来看,‘诗’大概最初就是巫师口中念念有词的咒语,与祭神活动密切相关。其后才逐渐演化为对祖先的事功业绩、本氏族的奇迹历史、军事征伐的胜利、祭祀活动的仪容等等的记述、歌颂和传递。这大概是‘志’的最初的真实含义。……从而,如果把‘诗言志’的原本含义看作近代抒发个人志趣情感的表现主义,无疑是很不准确的。”(李泽厚《美的历程》) 三、“诗言志”的政教化:诗一名而三训 孔颖达 :“然则诗有三训:承也,志也,持也。作者承君政之善恶,述已志而作诗,为诗所以持人之行,使不失队(坠),故一名而三训焉。” 《诗大序》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主于文辞而托之以讽),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故曰风。……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郑玄《诗谱序》 :“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各于其党,则为法者彰显,为戒者著明。” 第二节 孔子诗文理论 《论语》成书 《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似曾参一派),故谓之《论语》。” 《论语》的版本 祖本:何晏《论语集解》。 宋邢昺疏《论语正义》,今十三经注疏本。 宋朱熹《论语集注》,是为“四书”本,成八股文代圣贤立言的重要读本。 清刘宝楠《正义》本,属蔡元培主编“诸子集成”本之一。 时贤杨伯峻《论语译注》。 (一)论文辞创造 1、《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说之,少能有仁也。” (二)论诗社会作用 一种是“温柔敦厚”。 《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孔疏: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主敦厚,若不节之,则失在于愚。 另一种是“兴观群怨”。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观群怨”的解释 汉儒释“兴观群怨” : 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释“兴”:“引譬连类”;引郑玄释“观”:“观风俗之盛衰”;引孔安国释“群”:“群居相切磋”;引孔安国释“怨”:“怨刺上政”。 宋儒的解释 朱熹释从诗的效果,也就是以“温柔敦厚”的诗教立论释“兴观群怨”。《论语集注》释“兴”云:“感发志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