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形式逻辑 1概论
德国逻辑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弗雷格(Gottlob Frege,1848-1925),现代逻辑的创始人。 弗雷格在他的《概念文字》中引入数学方法,成功地构造了一种形式语言,建立了第一个一阶谓词演算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现代逻辑的所有基本要素,因此说,它标志着现代逻辑的诞生。 罗素(B. Russell,1872-1970)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和怀德海(Alfred Whitehead,1861-1947)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改进了弗雷格的表述方式,发展和完善了一阶逻辑的演算系统,对逻辑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被称为20世纪逻辑的“圣经”。 康托尔(Georg Cantor,1845-1918)、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塔尔斯基(Alfred Tarsk)、策墨罗(Zermelo)和哥德尔(Kurt G?del)等等,都是著名的逻辑家。 康托尔(Georg Cantor,1845-1918) 康托尔于19世纪70-80年代创立集合论(亦称朴素集合论)。这是数学观念和数学方法上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集合论建立在一种无限观——“实无限”的基础之上。而在此前的几千年的数学发展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另一种无限观,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潜无限”的观念。 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 在1900年8月巴黎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希尔伯特发表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他根据过去特别是十九世纪数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提出23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这23个问题通称希尔伯特问题,后来成为许多数学家力图攻克的难关,对现代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哥德尔(Kurt G?del,1906-1978),1929年证明哥德尔完全性定理,1930年又证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英国学者霍金(Stephen W. Hawking,1942---) 2004年,英国学者霍金(S. Hawking)发表文章《哥德尔与物理学的终极》,对其研究了多年的终极性万有理论作了结论性交代:万有理论不存在,永远找不到这种理论。霍金说,他是在仔细重新研读了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后,才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哥德尔定理“很明显”表明万有理论是不可能实现的。(贾国恒.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评析[J].天中学刊,2008. 23(2): 36.) 注意,中世纪不是西方逻辑发展的低潮时期。(中世纪一般是指从西罗马帝国结束(公元476年)至康士坦丁堡沦陷(公元1453年)或宗教改革(公元1517年)为止。) (3)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到现在。 逻辑学界人才辈出,例如:图灵(A. M. Turing,1912-1954)、冯·诺伊曼(J. von Neumann,1903-1957)、克里普克(S. A. Kripke,1940- )、乔姆斯基(N. Chomsky,1928- )、蒙塔古(Richard Montague,1930-71)、布劳维尔(L. E. J. Brouwer)和黑汀(A. Heyting)、卢卡西维茨(J. Lukasiewicz,1878-1956)等等。 图灵(A. M. Turing,1912-1954),他设计一种极为简单的理想计算机图灵机。 塔尔斯基(A. Tarski, 1902-1983),开创模型论。 克里普克(S. A. Kripke,1940- ),可能世界语义学的主要创始人。 乔姆斯基(N. Chomsky,1928- ),转化生成语法的创始人。 2. 中国逻辑发展简史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涌现出很多名家。例如,邓析、公孙龙和墨子等。 邓析是以他的“两可之说”而闻名的。 两可说的“两可”不违反矛盾律,它是一种类悖论情境,即悖境。 姚燧的《凭栏人·寄征衣》【元曲】 欲寄君衣君不还, 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 妾身千万难。 公孙龙把“两可说”用于外交 《吕氏春秋》载,“空雄之遇,秦与赵相约曰: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不久,秦攻魏,赵救魏。秦王不悦,派人责备赵王背约。赵惠王求计于平原君赵胜,赵胜又求计于公孙龙。公孙龙建议赵王也派人前去责备秦王背约。 白马非马说 《墨子》中有六篇侧重讲辩学(有关逻辑学)的文章:《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和《小取》。这六篇文章性质相近,内容和文体有别于《墨子》的其他文章,因此后人把它们合称为《墨经》或《墨辩》。 秦 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中国逻辑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这种阻碍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国人对逻辑科学的漠视。 魏晋南北朝时期,谈辩之风再起。但是,对先秦名辩思想进行总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