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污染被害人救济法律问题研究
刘文燕 高 路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40)
摘要: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被害人救济法律制度存在着救济途径单一、救济方式受限、救济请求难以实现等
诸多问题,深刻分析我国环境污染被害人救济法律制度面临的主要困境,寻求环境污染被害人救济的诉讼
法律对策和实体法律对策,从而有效解决环境污染被害人救济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环境污染被
害人多重诉讼角色的冲突、环境污染被害人诉讼权利的缺失、环境侵权救济法律选择的二难状态、环境污
染被害人救济的行政从属性限制,给出了环境污染被害人救济的诉讼程序法律对策和实体法律对策,以期
为我国环境污染法律救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环境污染 被害人救济 诉讼程序 实体法律 对策
环境污染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到污染环境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并参与到刑事诉讼中的自然人、机关、
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它不仅包括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也包括自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和附带民事诉讼中的
环境污染被害人。研究环境污染被害人的权利,从而保证刑事诉讼的公正,成为我国当今司法公正的又一
新课题。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被害人制度的内容决定,环境污染被害人只能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
诉求,再加之诉讼过程的时间消耗,经济负担的增加,诉讼请求的不易实现等因素,许多环境污染被害人
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寻求经济救济的法律现实日益显示出弊端和缺陷。正确认识我国环境污染被害人
救济存在的主要弊端,完善我国环境污染被害人救济的法律途径和对策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从我国环境
污染被害人救济制度面临的主要困境、环境污染被害人救济的诉讼法律对策及实体法律对策三个方面加以
研究,以期为我国环境污染被害人救济制度的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主张。
一、我国环境污染被害人救济制度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环境污染被害人多重诉讼角色的冲突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下,环境污染被害人必须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进行损害赔偿,在追究被告人
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环境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资损失的赔偿问题。就环境污染被害人解
决问题的性质看,是民事赔偿问题,与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一样,属于民事诉讼的性质。但由于这种赔
偿是与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相联系的,其成立以刑事诉讼的存在和原告的胜诉为前提。而刑事诉讼不仅仅是
检察官代表国家追究环境污染犯罪,而且还需要环境污染被害人亲自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参与不是指环境
污染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仅仅提供相应的证据,而是指被害人作为当事人进入到诉讼的全过程,通过
诉讼过程的深刻体验达到维权的目的。环境污染被害人既要参加环境污染刑事诉讼,承担部分控诉职能;
又要以证人身份作证,提供受损害的有力证据;还要在环境污染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担任原告,对被告人
进行求偿。这使环境污染被害人在顾及一种角色的同时难以兼顾其他诉讼角色,多重主体身份的矛盾和冲
突不可避免。
(二)环境污染被害人诉讼权利的缺失
首先,环境污染犯罪自诉权利处于弱势地位。由于环境污染犯罪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含量,要证明污染行
为与损害有因果关系,对于调查取证能力有限的环境污染被害人而言是个十分苛刻的要求,并且自行收集
的证据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达到法院所要求的证明标准,与公诉案件的起诉作程序性审查相比自诉条件更为
严格。环境污染被害人的技术劣势地位决定其丧失了自诉环境污染犯罪的能力,若要维护其权利必须借助
公力追诉环境犯罪。例如,常见的因为企业排放污水,致使被害人人身或财产损失的案件,被害人要通过
测量介质流量和污染物浓度计算排放总量 (一般污染者不会主动提供,甚至提供虚假数据),其次就是各
种污染物对环境的有害程度、对生物体的毒性以及处理的技术等问题。在环境污染犯罪中,以排污行为与
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证明最为主要,而经常出现的多个污染源排污导致一个环境污染犯罪事实的发生,
或者是偶尔某种原因造成一种严重的损害结果,这些对于已经遭受到人身或财产损失的被害人来讲是难以
证明清楚的。因此丧失了追诉环境污染犯罪的自诉权。
其次,环境污染被害人上诉权的失衡。环境污染被害人在诉讼过程中既不是起诉人,也没有上诉权,只有
请求抗诉权。而请求检察院的抗诉权利,要受到检察机关的制约,因为人民检察院主要是从法律监督的角
度审查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不取决于被害人的主张,可见请求抗诉权不必然导致第二审程序的启动。
环境污染被害人是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直接承受者,因环境污染犯罪行为遭受身体健康重创,致伤、致残
甚至失去生命,有的精神遭到严重伤害,有的物质损失巨大,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着直接利害关系。对
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环境污染被害人理应有服或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境激励中各种模态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pdf
- 环境激素对水产品安全性的影响及预防研究.pdf
- 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的安全治理研讨.pdf
- 甲基氯硅烷生产技术的若干讨论研究.pdf
- 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的生物降解研讨.pdf
- 环境技术投资评价方法剖析研究.pdf
- 甲基茉莉酮酸对悬浮培养南方红豆杉细胞生理态势的影响研究.pdf
- 环境教育是提高公众环境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研究.pdf
- 环境库茨涅茨倒U形曲线在西部地区的现实考证--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研讨.pdf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研究.pdf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