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发展自我催化环境建立之探讨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二○○六年 三十九卷 第二期
科技發展自我催化環境建立之探討
朱耀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副教授
壹、前言
許多的科技產品或技術的產生,都有其基本要素與情境。從辦理兩年高雄市
生活科技創意競賽活動、班級的氣墊車創作教學活動、或者全國高中生高溫超導
創作競賽活動的個案研究中,發現科技的創新需要適當的環境與條件,才能孕育
出好的科技作品,這些的現象尤其在許多創意競賽的績優團隊中,可以明顯的發
現。
從科技史的角度看科技發展的歷程,經常會探討科技如何發展、如何受到環
境的改變、科技知識的交流等問題。探索所獲得的結論是科技發展是在一定的社
會背景與文化如價值觀、生活習性、態度、法規等「適當的環境」下,逐漸醞釀、
成熟與發展(李思孟、宋子良,2000)。
自黑暗時代以後,文藝復興萌發了對知識的渴求,工業革命、資訊社會到目
前的奈米生物科技,科技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科技產品樣式越來越多,對人類
與社會的影響越來越深遠。Diamond(1998)以人類學的角度,針對技術發展的歷史
發現科技的速度不斷增加,在發展的過程中,每一時刻的變化,導致下一時刻的
變化,且經常以「技術爆炸」來描述科技的發展迅速。針對此一現象,他提出「技
術發展是一自我催化的過程」的論點。他的主要理由包括:(1)對先前比較簡單的
問題有很好的掌握,才能進一步發展技術;(2)新技術、新材料出現後,將他們組
合後可產生更新的技術,他並舉了許多的範例詮釋他的觀點。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孫長震(2000)針對台灣的科技管理與產業發
展的演講中舉出「技術進步的有無,區分了科技產業與傳統產業,而知識的累積
與應用,使技術進步取得了連續不斷的性質,引起現代經濟成長」。孫先生指出
了知識、技術進步、科技發展與經濟成長的關係。
科技教育的教學常被認為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教育,教學的過程重要創造力
的培養,期望透過科技創造力,有助於科技的發展(林耀聰,2005;萬文隆,2005;
魏延順,2005;陳辰洧,2005)。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採用問題解決的方
2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二○○六年 三十九卷 第二期
式,強調設計,來處理生活上所面對的問題,並妥善運用各種知識、技術、工具,
設計、創新各種方法與器具來面對及解決問題。通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需要運
用各種知識、創意,提供構想、採用不同的策略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也因此,
生活科技在教學上特別重視知識的統整、設計與創意的問題解決教學。透過創
意、問題解決的歷程來認識學習科技甚至創新科技。為讓讀者清楚的了解科技在
本文的意義,本文中所指的科技包括了人類面臨生存問題所需要的各種方法、技
術、工具及知識的總成。因此,以技術發展與創新的角度來詮釋本文,避免如施
能木(2006)指出九年一貫教學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中,科學領域對科技的觀點是科
學+科技,或者科學應用的問題,造成對本文的誤解。
如果以 Diamond 的觀點,技術發展在特定的條件下,會有自我催化的歷程。
但是究竟科技發展的自我催化現象只存在於巨觀的現象 ,抑或是在微觀的角度,
從創意問題解決的歷程中,也能發現科技自我催化的現象呢?Diamond 以「技術
自我催化」的詮釋,能在生活科技的教學上,產生哪些的意義,本文僅從文獻的
角度進行探討與分析,期望從本文的探討中,得有助生活科技創意教學的實施。
因此,本文的目的在於探討科技發展自我催化的意義、科技自我催化的環境與因
素、科技自我催化對創意問題解決教學的啟示。
貳、科技發展的自我催化(self-catalyzed/Autocatalytic)
一、催化
「催化」一詞主要用於化學反應的歷程。通常是利用催化劑來加快化學反
應速度,催化劑本身在反應中不會被消耗,許多化學反應如果沒有催化劑存
在,可能因反應速度太慢或不發生反應,而無法獲得所需要的產品。因為物質
的不同,催化的機制可能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