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略论民意对于我国刑罚裁量的影响关乎正当性与合法性的思考研究.pdf

略论民意对于我国刑罚裁量的影响关乎正当性与合法性的思考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民意对于我国刑罚裁量的影响 略论民意对于我国刑罚裁量的影响 ——关乎正当性与合法性的思考 陈山+ 一、引言 民意是民众的意志。申言之,民意是国家公民全体对某一特定社会事件 所形成的主导性意愿。民意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心理事实性。民意是一 种社会群体心理事实与观念。第二,主体多众性。民意是群体心理事实,而 不是个体心理事实。按照群体的大小与范围的不同,民意可以分为人民之意、 民族之意、平民之意、公民之意。从现代民主国家角度来考察,公民之意是 民意妥当的把握。第三,对象的特定性。民意是针对发生于某一时代的特定 事件的社会群体心理与观念,没有泛泛而论的民意。 民意影响社会生活,已经成为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这在美国体现 得特别明显。在美国,其国内政治生活中的每一重大事件,如总统选举,始 终伴随着大量的、频繁的民意调查活动便是明证。①随着我国民主社会的发 展,民意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② 民意是否应当介入法律生活,特别是是否应当介入刑罚裁量问题,对此 有强硬的否定论主张。否定论的主要观点在于:一是民意介入法律生活有损 程序正义。二是民意是极不可靠的,.其有非理性化色彩,民意可能“强奸法 律”。“在政府和老百姓发生争议时,不管政府行为多么得体,民意总是向着 百姓一方。在干部和群众发生争端时,不管干部理由如何充分,民意总是向 着老百姓。”③“民意或民愤的非理性,.可能出自一种移情作用,即在信息不 充分的情形下,人们很容易把长期以来或在特定事件中激发的愤怒,迁怒于 一个具体的被告。被告成为替罪羊。”④ 我们主张民意应介入法律生活,承认民意对刑罚的裁量有必要的影响力。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刑法学硕士。 ①John K五 zo曲y:《民意调查,舆论人士和2004年大选》,载《交流》2004年春/夏季刊。 ②《民意:前所未有的影响力》,h郇://www.book.sina.con an/29.shtⅡll。 coⅡL ③ 《不可靠的民意》,hnp://www.news.redneLcn/Articles,/2002/05/338747.htIn。 ④ 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 二、民意影响刑罚裁量的基本理由 否定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第一,否定论批判民意介入法律生活有违 程序正义,然而,民意“并不是程序正义的对立面,而是微不足道的替代 品”。①“只有在一个罪人因为尊重程序规则而被漏网之前,先有十个、一百 个无辜者因为尊重程序规则而受到保护,这样的程序才可能正义,这样的代 价才是一个转型社会可欲的。这样的程序正义才和中国当代社会有血肉关系, 才能赢得老百姓对法治最起码的信心。否则程序正义就是一个虚假的和中国 的民众无关的理论假设。”②第二,民意是可靠的。不可靠的是民意表达而非 民意本身。民意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心理事实和社会观念,而民意表达主要是 通过大众传媒、民意代表表现出来的民意。民意是事实,民意表达是对事实 的刻画。民意表达是否真正反映了民意的要求,往往要考虑采样的范围、误 差等因素。第三,民意是理性的。激发民意形成的不充分的信息和歪曲的信 息是干扰民意理性的责任因素。③不能因为民意理性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干 扰而否定民意理性的存在,这是不同的两个问题。否认民意是理性的,就是 对人是“理性人”这个基本结论的否定,是对启蒙运动以来所提倡的理性的 否定,这是不能得到赞同的。除此以外,尚可从社会正义的实现、民主社会 的本质、法治社会的构建、裁判者的社会基础等角度发掘民意影响刑罚裁判 的正当性。 民意影响刑罚裁量是社会正义的实现,是法官裁判获得社会认同的基础。 法官裁量刑罚充分地尊重民意,其是法律的正义和朴素的社会正义整合、协 调的交往方式。民意要求惩罚或重罚,而法官裁量却不给予刑罚处罚或仅仅 给予轻微的刑罚处罚;民意要求不罚或者轻罚,而法官裁量却给予刑罚处罚 或给予较重的刑罚处罚,其结果是法律的正义必然要受到社会正义的拷问。 其结局可能会有两个方面:一是法律遭到质疑,法律成为远离人们生活的奢 侈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