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5 )
目 录
摘要1
Abstract5
第一章 文献综述7
1 番茄青枯病菌的研究进展7
1.1 青枯病菌的分类7
1.2 青枯病菌的致病机理8
2 番茄抗青枯病的作用机制9
2.1 寄主与病原菌的识别9
2.2 组织结构抗性10
2.3 生理生化抗性11
2.4 诱导抗性12
3 番茄青枯病抗性遗传研究14
4 番茄青枯病抗性的分子标记15
4.1 分子标记的种类15
4.1.1 RFLP 技术16
4.1.2 RAPD 技术17
4.1.3 SCAR 技术 18
4.1.4 AFLP 技术18
4.2 抗青枯病的分子标记19
第二章 番茄抗青枯病的生理机制21
1 材料与方法21
1.1材料21
1.1.1 育苗21
1.1.2 菌液准备21
1.2 实验方法22
1.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22
1.3.1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22
1.3.2 多酚氧化酶(PPO )22
1.3.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23
1.3.4 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测定23
1.3.5 叶绿素含量测定23
1.4 病情分级23
2 结果与分析24
2.1 抗病性表现24
2.2 几种防御性酶活性变化24
2.2.1 PAL 活性变化 24
2.2.2 POD 的变化25
2.2.3 SOD 的变化25
2.2.4 PPO 的变化26
2.3 青枯病菌对光合色素的影响26
2.3.1 青枯菌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26
1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5 )
2.3.2 青枯菌对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27
3 讨论28
4 本章小结29
第三章 壳聚糖对番茄青枯病的诱导抗性机制30
1 材料与方法30
1.1 材料30
1.2 方法30
1.3 诱导抗性测定31
1.4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31
1.4.1 酶活性测定31
1.4.2 叶绿素含量测定31
2 结果与分析32
2.1 不同处理后的番茄青枯病病情情况32
2.2 不同处理对番茄后叶片 PAL 活性的影响 32
2.3 不同处理对番茄叶片 PPO 和 POD 活性的影响 33
2.4 不同处理对番茄叶片中 SOD 活性的影响34
2.5 壳聚糖不同处理对番茄叶绿素的影响35
3 讨 论36
4 本章小结37
第四章 番茄青枯病的抗性遗传及其分子标记38
1 材料与方法38
1.1 材料38
1.2 番茄青枯病的抗性鉴定39
1.3 DNA 抗病池与感病池的构建39
1.4 AFLP 分析3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