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番木瓜环斑型花叶病毒PRSV的危害特征及分子生物学(1)研究.pdf

番木瓜环斑型花叶病毒PRSV的危害特征及分子生物学(1)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65 番木瓜环斑型花叶病毒(PRSV)的危害 特征及分子生物学 肖艳 黄建昌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园艺系,广州,510225) 摘要:综述了番木瓜环斑型花叶病毒病(PRSV)主要危害特征、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检测技术的相关 研究进展。 关键词:番木瓜;PRSV;分子生物学;检测 virus,PRSV)是危害番木瓜生产面积最大、损失最为严 番木瓜环斑型花叶病毒病(papayaringspot 重的一种病毒病害,番木瓜一旦受到侵染,便无法有效防治,包括清除病株、检疫控制植株的迁移、 et 应用杀虫剂防治昆虫传播病毒等措施均不能有效地控制,而且隔离检疫控制开支大而脆弱(Manshardt et Maokaet ei 国陆续报道这一病害的发生与危害(Purcifullal,1985; al,1995;‘Jainal,2004)。1964年 世纪50年代末引进了一些番木瓜品种,引起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的侵袭。华南地区自上世纪50年代开 始PRSV就一直流行成灾,田间发病率一般都达到70%以上,广州和南宁地区发病率分别达到97%和 大面积种植中最大的潜在威胁因素,已成为番木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PRSV的危害特征及分 子生物学对防治PRSV、选育抗PRSV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 1 PRSV的主要危害特征及流行动态 番木瓜环斑型花叶病毒病由病毒(Papayaringspotvirus)侵染所致,属全株性病害。世界上已报道的 发生最多,危害也最严重。其中PRSV是危害番木瓜面积最大、导致生产损失最严重的一种病毒(肖火 el al,1985), 与其他植物病毒类似,由蛋白质外壳包被的核酸颗粒,可侵染感病寄主,而且只能在寄主的活细胞中 生存和繁殖。番木瓜感染PRSV后的植株叶呈黄绿驳斑花叶、叶片褪绿、畸形、变小,果实和茎干出 现环斑状水印、果实含糖量低、风味差,严重时叶片黄化、脱落,植株死亡。PRSV的特点是来势凶、 传播快、危害大(符瑞益,2004)。PRSV的田间观察调查结果与温度关系分析表明,两者关系密切。6 月~9月高温期间发病轻,有回绿现象发生。而4月~5月和10月~11月是发病高峰期(陈健,2001o 166 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温度与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关系,当月平均温度为200c~250C时,发病最为明显。当月平均温度为270C 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对广州地区的PRSV的流行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RSV的流行过程分为四个 阶段,在流行初期,病株呈随机分布,随后呈聚类分布,到后期则趋于均匀分布,为进一步开展PRSV 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 PRSV的分化 La et Rosa PRSV是马铃薯Y病毒组(Potyviruses)的成员之一,由单一正链RNA构成(Deal,1983; 赵志英等,1998)oPRSV株系根据寄主范围可划分为P型株系和w型株系两种,大多数PRSV株系属 于亲缘关系十分密切的两大类型的株系之一,P型株系是制约番木瓜生产的重要病原,给番木瓜生产 带来严重危害,也发生在葫芦科作物上。W型株系是葫芦科作物的重要病原,虽然和P型株系血清学 反应密切相关,但不侵染番木瓜。PRSV在不同地区已形成众多株系,国内外迄今已报道的PRSV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