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 _蔫
内容提要 :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宗教信仰 ,它应既是历 史的,又是逻辑的。宗教信仰之
“虚”的方面在于其对象,即信仰对象具有 “尚未证实”或 “尚未实现”的属性;宗教
信仰之 “实”的方面在于其过程,即信仰过程 中形成的观念 、情感和行 、组织都是
社会事实或文化事实。 “宗教性”的实质在于 “超越 ”,而对 “宗教形”的认知则应不
拘一络。
关 键 词 :宗教信仰 超越 宗教信仰 自由
作者简介:金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黄
1.一个学科或一个学说体系 自有一个理论原点或核心范畴,诸如物理学之原子,化学之分子,诸
如道家之 “道”,儒学之 仁“”,柏拉图之 “理念 ”。宗教学理论是一门研究 “宗教”的学问,是社会
科学与人文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它也应有 自己的理论原点或核心范畴。这个逻辑原点应当是历史的与
逻辑的统一。所谓 “历史的”指的是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 以及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历史 (包括科
学史、哲学史等 );而 逻“辑的”则是指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 中概括的反映。逻辑 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
思想首先是由黑格尔提出来的,他认为逻辑概念的发展与哲学体系的发展是一致的。但是他将每一种
哲学体系的发展都看作 “绝对观念 ”发展的特殊阶段,并且有意地选择历史事件 (如他将基督教作为
绝对精神在宗教领域发展的顶峰,而对后基督教的各种宗教视而不见 )。所以不能绝对地或片面地理
解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而只能理解为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之间应有某种内在
的一致性 ,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 “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
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就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来说 ,
一 个学说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首先要有明确且独特的逻辑起点。这个逻辑起点要具有本体论、认
识论和实践论的价值,至少要承载如下使命 :它是这个学科体系或学说体系之所 以有别于其他学科或
学说体系的 核“心范畴”,并使这个学科有可能体系化;这个学说体系的逻辑展开与相关历史现象的发
展演变有内在的相关性;它具备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和现象涵盖面。
宗教学理论当以 “宗教”为起点?不妥。宗教虽然是宗教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却不能当作研究起
点。为什么?宗教是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的社会结果和文化产物。人类不是因为有了宗教才有 了信
仰,而是因为有 了信仰才有宗教 。宗教是信仰的对象系统化与行为规范化的产物,也是个人信仰变成
信仰共 同体的产物。信仰有不同的深度和层面、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集结样态,因而才有千姿百
态的宗教。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逻辑上,宗教都是 “果”而不是 “因”。
宗教学理论或 以 “神鬼”为起点?也不妥 。宗教学理论虽然会论及神鬼,却不能将其作为研究起
点。为什么?许多神学家和宗教家都十分肯定神鬼的存在并以之作为其神学体系的起点,但无神论者
坚决否认神鬼的存在 ,实验科学也找不到神鬼存在的证明。况且,一方面有许多宗教形态一再否认 自
己以神鬼为崇拜对象,另一方面世间有无数宗教定义让人莫衷一是,但各种宗教都以 “信仰”为前提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 “宗教学理论探新”项 目阶段 陛成果 (项 目编号为:14AZJ001)。
① 恩格斯:《卡尔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76年版,第 122页。
DD1
世界字教文化 ·2}《i4年篼5鞠…
T}{E W O RLD R EL.IG IO U S CU IrURES
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宗教学理论只能以实在的存在或现象为研究对象。
信仰,严格说宗教信仰,乃是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2.何谓 “信仰”?信仰是对尚未实现的或 尚未证实的观念与境界的确信与追求 。英文 faith(信仰,
拉丁文tides)意为 自愿地将某些一直没有 (或不能)得到理性或经验支持的观点作为真理,特别与对
宗教信条的信奉有关。康德认为信仰就是接受先验理念、上帝、自由和灵魂不巧。它们超越 了经验 的
王国,不是理论知识的对象,但它们在道德事务 中起重要作用 。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信”字有诚实
不欺、信从信任之意,“信仰”~语却较少见 (《辞源》中举唐译 《华严经》十四:“人天等类 同信仰 ”
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