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中国台湾地区“法和经济学”研究
野马
复旦大学
内容摘要:本文简要描绘了“法和经济学”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引进和发展,分析其现状
和存在的部分问题,并介绍了台湾中央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培养“法和经济学”的模
式,提出了几点肤浅的看法,以期对“法和经济学”在中国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台湾; 法和经济学; 历史发展
一、法学与经济学在台湾地区发展的历史沿革
在日据时期,中国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台湾或台湾地区)的科研和高等教育事业几乎是
一片空白。当时仅有一所大学——台北帝国大学∞,除了医学与工程科目以外,日本殖民当局
不允许中国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更谈不上对西方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台湾光复后,虽
然从中国大陆去了一部分专家、学者,但由于是战乱年代,限于各种因素,也没有开展真正的
学术研究活动。@
1949年国民党退台时,许多学者都没有去台湾。当时国民党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
共有14个研究所,只有历史语言所和数学所的部分研究人员和部分图书资料迁移到台湾。可以
说,在1950年前台湾地区的经济学和法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几乎为零。退台初期,政局混乱,经
济崩溃,国民党当局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稳定政治统治,全力恢复经济,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和科
研事业。那时学者贫困潦倒,生活无保障,为“五斗米”而竟相折腰,根本无心做学问。∞
1949年,在台湾地区仅有台湾大学设有3所研究所,包括文科研究所,下设中国文学部、
史学部、哲学部;其他两个为工科和医科研究所,但没有经济管理研究所和政治法律研究所,
无法进行有关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四
1949年以后原先大陆法学界有一部分学者去台湾地区生活工作。事实上在1955年以前,
台湾地区的法学教学研究都集中在当时唯一的一所法科院系——台湾大学法律系。当时法学教
师主要有洪逊欣教授(法理学)、林纪东教授(宪法、行政法)、洪应灶教授(宪法、国际私法)、
梅仲协教授(民法)、王伯琦教授(民法)、刘鸿渐教授(民法)、戴炎辉教授(亲属法)、陈顾
远教授(商事法)、桂裕教授(商事法)、蔡章麟教授(民事诉讼法)、林彬教授(刑法)、赵琛
教授(刑法)、韩忠谟教授(刑法)陈朴生教授(刑事诉讼法)、吕光教授(英美法)、金世鼎教
授(罗马法),以及年轻一代的林棋炎教授(亲属法)、刘庆瑞教授(宪法)。这些学者以留学欧
美、日本居多,还有一部分司法实务人员做兼职教师。台湾大学法律系每年招收40到60名学
①后改名为“台湾大学”。
⑦有关这方面内容笔者所见较少,不甚了解,或有误。
③有关内容详见黄静嘉著:《春帆楼下晚涛急——El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及其
影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i月版,以及该书后附参考书目。
④详见昊大猷:《“中央研究院”的回顾、现状和前瞻》,台北,((中央日报》,
1986年3月31日。
⑤有关内容详见郑旦华、于超美编著:《今日台湾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
社,1996年3月版第61—75页。
生,到1955年扩招增加到120名,这些学生素质较高,经过精雕细琢、精心培养后大多成为台
湾地区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界的翘楚之才。
1955年台湾行政专科学校改制为法商学院设立法律系,台湾政治大学开始重建并设立法律
系,其师资大多延聘台湾大学法律系教师。195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法律研究所成立,开始进行
法学研究生培养。∞之后台湾中国文化学院㈤、台湾淡江文理学院@、台湾辅仁大学、台湾东海
大学也相继成立法律院系,逐步培养法学人才。
1949年以后台湾大学经济系陆续聘请王师复、赵兰坪、张果为、林霖、全汉升、蒋硕杰、
施建生等为教授,农业经济系聘请张德粹为教授,商学系聘请刘南溟、杨树人、刑慕寰等为教
授,初步开展经济学教育工作。孙震、于宗先④等负笈美国,后获经济学博士学位返台工作,
陈昭甫9、麦朝成@学成回台才真正开始在欧美的经济学期刊上发表文章,台湾地区的经济学教
育和研究开始逐步展开。田
1960年前后,台湾地区留学风气渐盛,各高校的学生远赴欧美以及日本攻读法律学位、经
济学位,20世纪60年代末这些青年学者学业有成后大都相继回台工作,尤其以进入高校从事
教学研究者居多,此后台湾地区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纯学术性著述的质量都有显著提高。这第
一代“海归派”的回台,不仅促进了台湾大学法律系和经济学系的新老交替,而且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鸿门宴翻译ppt.ppt VIP
- 2024-2030年基于细胞的分析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武汉供电公司新建住宅供电配套工程用电报装项目实施细则(定稿).doc
- 2025年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docx VIP
-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新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环境》大单元教学课件(第2课时).pptx VIP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师用教案概率统计教案1章习题课一.pdf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参考.docx VIP
- 关于焙烧曲线.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