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爱n。 第三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2005.08.19.23
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与对虾的免疫防御反应+
宋晓玲木黄健王秀华杨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市南京路106号,266071
摘要:WSSV感染对虾后,最典型的免疫反应是对虾开放循环系统的血淋巴细胞数量急剧下
降,血淋巴凝结功能下降,感染部位聚集了大量的血淋巴细胞,且以颗粒细胞为主,其中小
颗粒细胞感染率高、感染速率快,大颗粒细胞占血细胞总教的比例可增加到50%;血淋巴中
的总糖、总碳水化合物、总蛋白和游离氨基酸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诱
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自然状态下广泛存在WSSV潜伏感染,潜伏感染的存
在会导致存在免疫反应的情况下感染的复发,并且有助于病毒的传播;不同WSSV感染状态
下POD差异显著,其平均值大小顺序为:潜伏感染虾样中度感染虾样严重感染虾样,而
答”的抗性,这种抗性不是来源于发病期对虾的天然抗性,而是WSSV感染后的一种免疫系
统增强。细胞凋亡可能是感染对虾在高温时反而维持较高成活率的主要机制。免疫增强剂可
对对虾防御WSSV感染产生影响,脂多糖、葡聚糖、肽聚糖、岩藻依聚糖和核酸都已被证实
感染产生抗性,显示高效价的病毒抗血清的良好保护作用;对虾抗菌肽也可通过抑制病毒的
复制而起保护作用。
关键词:白斑综合征病毒对虾感染免疫防御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是一种毒性高、致病力极强的
病毒,由于其分布范围J’‘、宿主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己成为最受关注的甲壳类病毒。随着
WSSV研究的深入,有关病毒感染与对虾的免疫防御反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部分研
究结果和结论不仅丰富了对虾免疫理论,为抗病毒免疫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也为生产上防
病治病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重点介绍WSSV急性感染和潜伏感染状
况下对虾的免疫防御反应,以及对虾免疫防御反应对病毒感染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并特别就
抗病毒感染途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要概述;旨在为WSSV感染的免疫机理研究及免疫防治
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1 WSSV急性感染时对虾的免疫反应
相比较脊椎动物的机体免疫系统,甲壳动物的机体免疫系统是不完善的,但它的机体免
et
疫系统依然是快速、复杂和高效的(S6derh£ill
AA
+资助课题:对虾和贝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的研制和应用(编号:2003622060)
+通讯作者。email:songxl@ysfri.ac.cn
534
福建曩n 第三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2005.08.19-23
WSSV感染的免疫防御反应就受到了科研人员和重视,并开展了一些相应的研究。病毒感染
对虾后,最典型的免疫反应是对虾开放循环系统的血淋巴细胞数量急剧下降,血.淋巴凝结功
etal,2002),而感染部位则聚集了大量的血淋巴细
能卜.降(张吕平等,2000;Rojtinnakorn
deBraak
胞,且以颗粒细胞为主(van
和瑞氏一姬姆萨双染色法得出WSSV可感染对虾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而且以小颗粒细胞
感染率高、感染速率快。张志栋等(2005)币U刚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得出凡纳滨对
5%。
虾感染WSSV后,大颗粒细胞『jl+血细胞总数的比例可增加到50%,而通常的比例只有1
除细胞的免疫反应外,对虾组织和免疫酶也对病毒感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印度对
indicus)感染WSSV后,其血淋巴中的总糖、总碳水化合物、总蛋白和游离氨基
虾(Penaeus
酸显著提高,而肌肉组织雨i造血组织的总糖、总碳水化合物、总蛋白和游离氨基酸显著减少
eta1.2003)。凡纳对虾感染WSSV屙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
(Yoganandhan
活性显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