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蓝型油菜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张洁夫傅寿仲 戚存扣 浦惠明 陈新军 高建芹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利用杂种优势是解决油菜品质与产量矛盾的重要途径,而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仍
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内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油菜细胞质雄
性不育类型主要有PolCMS、陕2ACMS和MICMS等。PolCMS是傅廷栋于1972年以现有的
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其育性受一对显性恢复基因(Rfp)控制,存在于A染色体组,
记,并将Rfp定位到甘蓝型油菜的第18连锁群上;王俊霞等利用回交群体,找到了位于
记,其最小遗传距离为5.8cm。MICMS是傅寿仲等利用2个品种杂交后代选育的细胞质雄
性不育类型,其育性恢复由一对显性基因(Rfm)控制,对该基因的分子工作尚无研究报
道。本研究以优质杂交种宁杂1号的F2群体为基础,筛选与MICMS育性恢复基因Rfm紧
密连锁的RAPD标记,以期为恢复系的遗传改良提供辅助手段,并为进一步分离、克隆
MICMS育性恢复基因(Rfm)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MICMS系统不育系宁A6、保持系宁B6及其恢复系宁R1,均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
济作物研究所提供。宁R1的基因型为RfmRfm,宁A6、宁B6的基因型均为rfmrfm。
1.2试验方法
1.21群体的获得及育性调查
利用不育系宁A6与恢复系宁R1杂交获得F。宁杂1号,自交获得育性分离群体R。
初花期按前期研究提出的4级分类标准逐株调查F2群体的育性级别,并将l~3级归为不
育株,4级为可育株,进行育性分析。
1.2.2DNA提取及PCR反应
参考李佳等提出的SDS法经适当修改后提取油菜叶片总DNA。参考Clark等提出的方
mmol/L
法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为:1×Buffer,2.0 mmot/LdNTPs.1
MgCl2.0.2
UTaq酶(购自上海生工),O.4
ffmol/L
DNA,加ddH20至终体积20ra。扩增反应于MJPTC200梯度PCR仪上进行。热循环程序
廿蓝型油菜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4%的琼脂糖凝胶上电泳,电压为3V/
循环;72℃延伸10分钟;4℃保存。PCR产物在1
件计算特异条带的大小。
I.2.3集团构建及群体RAPD分析
在F2育性分离群体共159个单株中,根据育性调查结果,分别选取20个可育单株和
500条lObp随机引物对两个DNA池进行PCR扩增,存在多态性的引物经多次检验后,再
对R育性分离群体的各单株DNA样品逐个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
1 24资料分析
距,并作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 MICMS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花期调查育性分离群体(宁A6/宁R1)F2各单株的育性表现,其可育株与不育株分
论分离比例,因此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这一结论与前
期研究结果一致。
2.2集团问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利用500条106p随机引物对可育和不育两个DNA池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绝大
的多态性。其特异片段大小分别为238bp和380bp,标记为OPHI238和OPS73{{0,特异条带只
出现在亲本恢复系宁R1和可育DNA池的扩增产物中,因此,这两条RAPD片段所揭示的
特异DNA序列可能与育性恢复基因(Rfm)连锁。
图1 10bp随机引物对不育和可育两个DNA池的检测结果
2.3群体各单株的RAPD分析
PCR扩增,结果表明(图2、图3),两条引物扩增产物中特异条带有无的比值分别为120:
39和113:46,均符合3:1的理论分离比例。
并且绝大部分可育株都表现为有OPHl。。和
OPS7380带型,仅有少数可育株表现为零带型
应是交换类型;绝大部分不育株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