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艺术歌曲《斑竹泪》的艺术特色.docVIP

浅谈民族艺术歌曲《斑竹泪》的艺术特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民族艺术歌曲《斑竹泪》的艺术特色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民族艺术歌曲《斑竹泪》的艺术特色 刘晓倩 甘肃省景泰县五佛中学 730409 《斑竹泪》作为民族声乐艺术歌曲,承载了独特历史文化意蕴的意象,根据在声乐学习和演唱实践中的体会,对民族声乐艺术歌曲《斑竹泪》的创作背景、音乐形态分析以及艺术价值三个方面,本文浅述了《斑竹泪》的艺术特色。 一、《斑竹泪》的创作背景 《斑竹泪》是由词作家肖正民以及湘籍著名作曲家孟勇共同创作的一首极具湘楚韵味的民族艺术声乐曲。全曲以湘昆为素材,汲取了湘楚文化的灵气,通过各种情绪的变化,述说了舜帝和娥皇、女英二妃的爱情故事。 《斑竹泪》的创作基于一个美丽古老的神话故事:夫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二妃(娥皇和女英,传说是上古时部落酋长尧帝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寻赴,捐乎秋水之波,泪下沾竹,竹上文为之斑斑然。说的是舜统治时期,九嶷山一带发生战乱,舜便去南方视察了一下实情,在一个叫做“苍梧”的地方突然病故,娥皇和女英闻讯前往,一路失声痛哭,其情形很象孟姜女和韩娥,而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丽的斑纹,世人称之为“班竹”。天公也受到娥皇与女英歌声的感染,极度悲痛。天上阴云翻滚,雷鸣大作,阵阵暴雨铺天盖地地下了起来。她们在哀哀地哭泣了一阵后,居然飞身跃入湘江,为伟大的夫君殉情而死,成了湘水之神。竹上之斑斑泪痕,及鼓瑟之湘灵表现二妃对帝舜的深切思念,使得诗文意境凄美而婉转哀怨。此曲的创作背景就是二妃与舜帝之间所发生的凄婉而伟大的爱情故事。 二、《斑竹泪》的音乐形态分析 为了保持中国式优美平和的旋律,作者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清乐七声调式,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的音阶排列。采用了主调为商调式的写法,运用了三个调式的转化,为旋律的发展增添了色彩,同时使人物情感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得以很好的表现。 《斑竹泪》采用了有变化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三个不同调式的转换为歌曲情感的变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作品带来多种色彩变化,使副调与主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使音乐获得更高层次的不稳定性,来推动乐思的展开,之后调性回归到主调,从而获得更加完满、鲜明的终止感。 (引子):引出主人公,为故事的发展拉开了序幕,节奏自由而舒展的音乐情绪,展现出江南一带美好景色的画面,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A)段:每分钟63拍,主调为d商清乐(1=C),是全曲的呈示部,旋律平缓,描写南方美好景色,诉说故事的发展前景。歌词“好女英,美娥皇,相爱舜身旁”、“比翼共翱翔”。 呈现出古舜帝和妃子一起游山玩水,相依相偎、相亲相爱的情形,所以要用圆润甜美且连贯自然的音色去唱,为歌曲之后的情感发展做好了铺垫。在情感的把握上,要注意是用一种平和的、安静的、述说式的情感。 (B)段,是全曲的发展部,在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大好时节,舜帝与湘妃在巡游中一起互相追逐打闹、非常尽兴的一段,仿若天上人间般的生活。因此明亮、轻快、活泼、跳跃的音色特点将此时的音乐情绪表达的真实有力。歌词“曙色好、歌盈户”体现了舜下南方看到的美好景象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演唱这段的过程中,音色要调得明亮些,要特别注意的是气息的灵活更换和声音的弹跳性,利用腹部的弹性发出细碎的断音,声音效果轻巧、灵便。 (过渡段):只有两小节,每分钟52拍的速度,利用转调改变情绪,调性从主关系调a商清乐(1=F)又转到了近关系调d羽清乐(1=G),整个的情绪与前两段形成巨大的反差。 (C)段中,这奇妙的乐曲忽而又变得低沉,凄惋了,它那如泣如诉的声调,在这里要运用阴暗、空洞甚至是抽泣、哽咽的音色去表现妃子在皇帝突然驾崩后悲痛欲绝、哭天抢地的情形。 在C段中的后半段中,是每分钟170拍的速度,是全曲的高潮,所有的情绪都非常紧张而激动,自然速度就比前面乐段快很多。歌词“泪飞如水泼”, 在那静绿的九嶷山,将洒满她们多少深情的泪花?那早已斑斑点点的湘妃竹,印了这如泣如诉的音乐,印了这不断洒下的斑斑血泪,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采。 谱例九至十二调性回归,节奏律动加快、音域拉宽,是全曲的第二个高潮,情绪升华到了极致。述说着娥皇、女英因悲切而不幸落入水中,感动后人的唯美故事。 三、《斑竹泪》的艺术价值 《斑竹泪》作为民族声乐艺术歌曲,承载了独特历史文化意蕴的意象,“斑竹”的典型反映了诗歌对神话历史典故所进行的诗性的审美重构过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其作品本身则是通过速度的变化多样,再加之它所叙述的凄楚动人的故事情节,使人与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斑竹泪》这首艺术歌曲可以深入细致地表达人们具体细微的情感世界,极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