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和上海的自来水
北京和上海的自来水
作者:陈明远 来源:文汇报
北京——上海的“双城记”,百多年来一直是文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从清末民初到21世纪,六七代文化人关于北京上海的文章,其索引目录就足以编成一厚本大书。谁再要动笔描述、对比北京和上海的特色,已很难避免雷同甚至抄袭之嫌了。
然而我要开讲一个从来没有人写过的题目,就是“北京和上海的自来水”。
二十多年来,我在国内的踪迹,差不多一半在北京、一半在上海(除了到别处以外)。不是说各自连续几年,而是由于工作和事业的关系,几乎每个月都要奔波于京沪之间。近十年来,我目睹巨变中的北京和上海越来越相似了——无论驶过上海的高架或是北京的立交桥,放眼望去都是相似的高楼大厦群;北京上海的琳琅满目的超市里,出售同样的商品;北京上海的各种档次的餐厅里,供应的八大菜系也几乎类同。有时会突然问自己:“我此刻究竟是在北京呢?还是在上海呢?”
四合院胡同和石库门里弄都成为历史;北京的炕席和上海的竹椅不复存在……对,昆明湖跟黄浦江仍然保留着各自的风貌。然而当我在上海或北京的相似的卫生间里拧开水龙头的时候,几乎从未想过两地自来水有什么差别……
终于有一天,我悟道了。
好几位大哲学家都说过:他们思想的许多灵感,往往来自浴缸里,来自全身浸泡在纯净的水中,恍惚悠游、似沉似浮、似梦似醒的时候。
有一次我在入浴之前,因为困倦、心事重重而淡忘了浴缸已经放满了水,直到透明的自来水溢出缸外。这时我一瞥之下,突然顿悟到——北京跟上海的本质差别,在我面前如此鲜明地显露了出来——
注入浴缸到一定深度,北京的自来水透出一种很浅、很淡的蓝紫色,而上海的自来水则透出一种很浅的、很淡的嫩黄色。微波荡漾时,这两种透明得比钻石更浅更淡的对比色,显露在洁白瓷砖的反光里,往天花板上投射出一层层光圈!
猛地我悟道了:北京和上海的最内在的差别,依旧深深蕴涵在各自的自来水里面呀!
自来水是由天然水经过许多道现代工序,反复过滤、去污、消毒、除味……而产生的。表面上,各地水龙头流出来的(达标的)自来水都是透明、无色、无味的。然而细细体会、品味之后,她们仍然深含着浸入骨髓的特色。
北京的禀性厚重、属于硬朗的碱性成分,上海的禀性灵巧、属于轻柔的酸性成分。北京的自来水源于山泉、水库,尽管净化以后,仍微含碱味;上海的自来水取自长江、近海,尽管净化以后,仍微含酸味。至今,以美食来说,北京上海都倾向“鲜、嫩”了(都不同于云贵川湘);但北京的口味偏重、偏爱“卤煮”之类的略带咸辣,上海的口味偏轻、喜欢“糖醋”之类的略带酸甜。同样用粮食(不用水果)酿的酒,北京的白酒偏于咸辣,而上海的黄酒则偏于酸甜……
古希腊有一派贤哲云:人的本性源于水,水乃生命之母。怪不得《红楼梦》形容“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北京的辣妹,庄重、硬朗、泼辣如含碱的清泉;上海的美眉,妩媚、机灵、艳丽如含酸的清露……
至今,北京男子汉通常豪爽粗旷,而北京女孩也多少带有阳刚之气,时而凛若冰霜;上海小姑娘通常温存细致,而上海男孩子也多少含点阴柔之情,一似暖水瓶中物。
现代化的北京和上海都逐渐变为“移民大都会”了,北京溶入不少南方人,上海则涌进不少北方人。但无论南来北往、人才流动、四方杂处,北京上海两地的风气习俗逐步接近;然而在骨子里,仍然蕴涵着各自的特色——正如两地的自来水一样!
至于我本人,有时拧开水龙头的当儿,禁不住反问自己:“我到底算是上海人呢?还是北京人呢?我全身百分之九十五的水分源自何处?”
因为研究语音学的缘故,我继承了先师赵元任一派的传统,在北京人面前能够说得一口道地的胡同里的京腔,在上海人面前能说得一口道地的弄堂里的俚语。虽然本人一贯低调,但是最愿意听到的夸奖是:北京人认我像个北京人,上海人认我像个上海人。换句话说,我在两地都算是“本地人”了。
实际上我确实一直都有两个故乡啊!
这或许因为我经常轮换着在北京和上海喝水、盥洗、净身的缘故罢。两地的原水,早已浸透我的深心。确实:一方水养一方人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pdf
-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2025年燃气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高中音乐 人音版 必修《音乐鉴赏》《舞动心弦——舞蹈音乐》 第四课时.pptx VIP
- 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培养ppt模板.pptx VIP
- 反渗透纳滤组合工艺高盐废水深度处理及零排放预浓缩.pdf VIP
- 超声成像系统数字扫描变换器(参考).pptx VIP
- JTG3441-2024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df VIP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配合.pptx VIP
- 202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