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发孔与雄性不育关系初探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萌发孔与雄性不育关系初探 姚雅琴唐群张英利张改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是通过杂交和回交将一个亲本的细胞核置换到另一个亲本的细胞质中, 由于核质的不亲合性引发出的雄性器官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正常有功能的花粉,而其雌性器官和 营养器官均发育正常的种生物学现象,在杂交育种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雄性不育可发生在 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单核花粉粒、双核和三核花粉粒等小孢子发育的不同时期n]。为了揭示 雄性不育发生的机理,多年来科学家们从分子水平到形态结构众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l。“,但 有关萌发孔与雄性不育关系的研究报道很少。我们借助于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通过对同核异质 和同质异核不育系花粉和保持系花粉萌发孔结构的比较观察,发现萌发孔结构不仅与花粉败育的 程度有关,而且与恢复度有关。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扫描电镜样品制各 取适当时期的花粉,用双面胶带纸粘在样品台上,IB一5(EⅡ(o)离子溅射仪喷镀5min,日立 S-450扫描电镜观察、拍照。 1.3 A]曙酶活性测定 h,01 mol/L 将花药切成lrran的小段,用2%多聚甲醛和2.5%r戈--醛混合液4c下固定1.5 mmol/Ltris-HCI缓冲液,2.0mmol/LATP,3.8mmol/L硝酸镁, tris-HCI漂洗3h,酶反应液(28,0 2.0mmol/L柠檬酸铅)中37℃下反应lh,二甲砷酸钠缓冲液漂洗。1%四氧化锇后固定,乙醇逐 100 CX-II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 级脱水,Epon812包埋,切片,醋酸双氧铀染色,日本电子JEM 察、拍照。 以反应液中不加底物和加入抑制剂氟化钠为对照。 2结果 2.1花粉粒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保持系成熟的花粉粒呈近球形,表面常常有多处凹陷,具单萌发孔,有明显加厚的孔环 4,5);T型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发生在单核小孢子后期,由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解体,败育的花 粉呈扁二角形、帽状等不规则形状,败育时的花粉粒的萌发孔盖和孔环已形成但孔盖严重内陷, 性不育系花粉败育发生在二细胞花粉粒后期,败育时的花粉粒呈扁球形和半圆形,萌发孔突出的 的紧密(图2,7,8);K型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发生在二细胞花粉粒后期和三细胞花粉粒时期, 败育时的花粉也呈扁球形,萌发孔比V型的稍突点,同样K-77(2)的萌发孔孔盖与孔环接触的较 12 K—B(90—1101的紧密(圈3,10,11)(图12~14)。 2.2透射电子箍微镜观察 萌发孔随着花粉粒外壁的形成}n】形成。叨分体时期,原基粒棒形成;自由小孢子时期,顶层 (覆盖层)形成,基层也开始形成;单核花粉粒时期,外壁各层进一步加厚,在加厚的同时还在 层,也有人称该层为花粉粒内壁外层cxintine)开始形成:二细胞花粉粒初期花粉粒内擘开始形成 通道、萌发孔的周围、萌发孔孔盖和孔环微通道中以及孔盖和孔环之间有高活性的ATPase分布 (图15,16)。T型雄性不育系花粉的外壁、萌发孔的孔盖和孔环已形成,但较可育花粉的薄(幽 处的Zwischenkolper层和花粉粒内壁结构异常,与保持系相比都有加厚的局势,往往在两者的连 接处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图17)。 3讨论 萌发孔是花粉粒萌发的通道,萌发孔的大小、形状及个数随植物物种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常 用丁。植物种类的鉴定。小麦具单萌发孔,萌发孔区有萌发孔孔盖,萌发孔周缘环状加厚形成孔环, 萌发孔孔盖和孔环的结构和着色特性与花粉粒外壁相似。我们用扫描电镜观察的同核异质 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时期和败育时的结构特征与K型和V型不育系花粉粒的差异很大,但三者 萌发孔孔盖和iL环均已形成,不同的是萌发孔孔盖突出的程度与花粉粒败育时期早晚成正相关。 进一步采用铅离子捕捉ATP酶作用分解ATP产生的磷酸根,在透射电镜下通过观察磷酸铅 沉淀物来确定AgP酶活性分布的方法,来检测成熟花粉粒中的ATP酶活性分布变化。结果在萌 发孔区的Zwis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