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铝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的教学实录与反思-浙江省化学会.doc
以史激趣,以史促学,以史育人
——浅淡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毛姣艳
(鄞州正始中学,浙江宁波 315131)
摘要:该文结合自身的化学教学实践,从4个方面阐述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化学史教学的重要性,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感悟化学探究的过程,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关键词:化学史,化学教学,科学素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傅鹰教授曾多次讲过:“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但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却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也忽略了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化学史知识常常被轻描淡写,甚至被打入冷宫。然而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史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让学生亲身感悟化学探究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下面就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谈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以史为乐,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促使学生积极克服障碍,系统地学习化学知识。利用化学史创设情境进行化学课堂教学,可以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能在史料故事的催化下迸发学习的热情,进而转为自主学习的动力。
如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时,以化学史话引入:“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Fe2O3+3CO=2Fe+3CO2,19世纪后期,炼铁工业成为英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当时人们发现炼铁高炉所排出的高炉气中含有相当量的CO,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讲到这里,学生立马提出解决方案:“使铁矿石和CO气体接触更加充分,让CO充分反应。”“当时英国部分工程师也认为,这是由于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不够长所造成的,于是在英国耗费了大量资金建造了一个高大的炼铁高炉,以增加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可是后来发现,用这个高炉炼铁,所排出的高炉气中CO的含量并没有明显减少。问题到底出在哪?” 通过历史事件吸引学生眼球,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尾用所学知识帮助英国工程师解惑,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感受化学与生产、技术的密切联系。
学习苯分子结构时,以“苯的发展史”作为整节课的主线。首先告诉学生是他们所熟悉的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从煤焦油中发现并提取了苯,并让学生推测C6H6可能具有的空间结构。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推翻凯库勒在1866年发表的“关于芳香烃化合物的研究”一文中提到:苯环上的碳碳键是单双键交替存在。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向他们娓娓道来“150年前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也和你们一样,一直想着苯的结构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一难题,并且终日苦思冥想”。接着介绍他“梦”出苯分子环状结构的故事。当学生的兴奋点被激起的时候,教师郑重其事地强调凯库勒之所以能够“夜有所梦”,主要是因为“日有所思”,他的成功源于对苯分子结构强烈而浓厚的兴趣。
生动的化学史故事是课堂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它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以史为据,体验探究过程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其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化学史的介绍和探究活动的安排,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结果,同时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过程,揭示出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到形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
如“元素周期律”一节的教学中,可将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作为“花絮”。门捷列夫为了研究元素的分类和规律,把当时已知的几十种元素的主要性质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张的小卡片上,反复进行排列,比较它们的性质,探索它们之间的联系,终于在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然后教师利用门捷列夫遗留的元素周期表手稿的片段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依据前20号元素的主要性质进行排列,找出他们之间存在的规律。通过解析门捷列夫的研究思路提出一系列具有驱动性、诱发性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归纳法和演绎法的运用,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发展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直观真实地感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跟随科学家的脚步进行探究,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获取的科学知识更容易被理解,掌握起来也更牢固。
“原子的组成”教学中,通过科学家提出的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贵阳市双创示范基地申报表.doc
- 起重机械检验申报表.doc
- 跆拳道比赛规程-重庆市少年宫.doc
- 转型牛市大国机遇-华安基金.PDF
- 辽宁省注册会计师协会2015年度培训工作计划-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PDF
- 迈向平衡的增长——《世界经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doc
- 迎接产业互联网时代-天津大学研究生e-Learning平台.PDF
- 进口设备协议模版.doc
-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通用).PDF
- 适于分组传输的硬判决同步捕获方案的研究⒇.PDF
- 长春市清真文化用品生产项目1项目简介11项目建设背景1.1.1产品.doc
- 长白山区两种蝗虫鸣叫特点-生命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doc
- 门禁管理系统的管理议题.PDF
- 问题基点、措施—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几点意见.ppt
- 附件1-羽毛球比赛组织形式和比赛规定-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doc
- 附件12017年湖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名额分配表组别竞赛.doc
- 附件1亲情中华·海上律动2015年上海侨界体育运动会各竞赛项目比赛.doc
- 附件1广西师范大学第四十五届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doc
- 附件22015年工程建设行业网站及自媒体建设情况调查问卷1.贵单位.doc
- 附件22017年国家医疗器械抽检.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