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燃料油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燃料油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某燃料油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8.4 固体废物处置建议 115 9 环境风险评价 116 9.1 风险评价目的与重点 116 9.2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16 9.3 油库事故统计分析 117 9.4 风险识别 118 9.5 最大可信事故概率 126 9.6 事故后果预测计算 128 9.7 风险计算与评价 132 9.8 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133 9.9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139 10 清洁生产分析 155 10.1 工艺技术先进性分析 155 10.2 原料及产品分析 158 10.3 节能及能耗分析 159 10.4 污染物排放分析 160 10.5 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和改进建议 162 11 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64 11.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64 11.2 废水治理措施 165 11.3 噪声治理措施 168 11.4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68 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69 12.1 经济效益分析 169 12.2 社会效益分析 169 12.3 环保设施及投资 172 12.4 环保投资效益分析 172 13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74 13.1 总量控制因子的选择 174 13.2 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计算 174 13.3 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175 14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77 14.1 环境保护管理状况 177 14.2 环境监测 180 15 公众参与 182 15.1 项目信息公开 182 15.2 公众参与调查 182 16 评价结论与建议 188 16.1 评价结论 188 16.2 建议措施 193 16.3 项目可行性 194 附件 195 前言 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燃油)成立于1997年,主营奥里乳化油(以下简称奥里油)的进出口分销,兼营其他燃料油、成品油及化工产品。中油湛江燃料油库(以下简称为湛江油库)为中燃油湛江分公司下属油库。油库于2003年12月开工建设,2004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总库容为94.5×104m3,为一级燃料油中转库。另外,湛江油库还提供了30×104m3库容作为上海期货交易所进行燃料油期货交割的专用库容。 2001年12月中委双方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并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委内瑞拉境内MPE-3区块及其扩展区,同时建设一座年生产能力650×104t的奥里油生产厂,所产奥里油全部供应中国市场。协议中表明,我国须保证每年650×104t奥里油的进口量,经国务院同意该业务由中燃油独家经营。另外,作为国家重点扶持能源项目的湛江奥里油电厂已于2005年9月上旬正式动工建设,计划2006年10月前并网发电,电厂采用委内瑞拉进口的400号奥里油作为燃料,年需燃油约为220×104t。湛江油库现有的3座10×104m3奥里油储罐无法满足进口储存及电厂燃油要求,因此,油库扩建工程势在必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年第253号)的有关规定,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查设计研究院进行“中油湛江燃料油库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承接任务后,进行了充分的现场实地踏勘及调查研究,并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搜集及分析,编写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评估中心于2006年4月组织专家对该大纲进行了技术评审,形成了大纲技术咨询意见。 根据大纲评审意见要求,我们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工作,广泛收集资料,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该报告书经专家审查通过后,将作为项目开展下一步环境工作的依据。 1 总则 1.1 评价目的与原则 1.1.1 评价目的 (1)通过实地调查和现状监测,了解油库建设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自然资源及土地利用情况,掌握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现状。 (2)通过工程分析,明确本项目建设及生产阶段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排放强度,分析环境污染的影响特征,预测和评价本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应采取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 (3)评述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合理性及清洁生产水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及生产阶段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和建议。 (4)评价该项目对国家产业政策、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城市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符合性。 (5)分析本工程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程度,提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通过上述评价,论证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可行性,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为新建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投产后的环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