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86 · 2008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电气工程论文集
基于 T-MPLS 的电力通信网设计方案
李 彬 黄善国 张永军 顾畹仪
北京邮电大学 光通信与光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6
【摘 要】 针对现有的国电通信网络结构,深入分析了 T-MPLS 的体系结构,对电力通信网引入 T-
MPLS 的模式进行探讨。构建仿真平台,模拟电网业务,通过仿真结果分析 T-MPLS 的应
用前景。利用 T-MPLS 协议的多种机制(如 OAM 、自动保护倒换、多业务封装适配等),
进 一 步 提 高 电 力 通 信 网 的 QoS 质 量 以 及 SLA 性 能 。 通 过 深 入 分 析 ITU-T 所 提 出 的 T-
MPLS 的现有体制,给出现有基于 MPLS 的电力通信网平滑升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传送 MPLS 多业务适配
Designs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MPLS Based Electric Power System
Li Bin Huang Shanguo Zhang Yongjun Gu Wanyi
Key Laboratory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and Lightwave Technologi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fabric of national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e architecture of transport 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ed (T-MPLS )network is investigated. The evolution guideline is deeply discussed. Also a
simulation platform is constructed to emulate multi-rank electric power service to show future T-MPLS
deployment. Mechanism in T-MPLS such as OAM ,automatically protection switched and multi-service
encapsulations are utilized to improve the QoS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and the SLA performance. By
analyzing the framework of T-MPLS proposed by ITU-T and MPLS in existence ,the smooth evolution
suggestions are given.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ystem ;transport-MPLS ;multi-service encapsulation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通信领域存在三个通信网络:SPDnet 电力调度网、SPTnet 电力通信网( 传
输网)、SPInet 电力信息网,而电力数据网则特指电力调度网和电力通信网。国家电力数据网采用的是
分组交换技术,在建网初期选用 X.25 分组交换技术组网,虽然其纠错功能能够平滑过渡了通道上的大
量的瞬断,减少了瞬断对自动化系统的冲击,但是其不能够提供良好的 QoS 保证[1][2] 。ATM 技术是一
种相对非常全面的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二维解析法的光滑表面实心转子感应电机附加损耗的研讨.pdf
- 基于Team+Working的《设计方法学》创新教学与实践研究.pdf
- 基于TECA规则的工作流异常处理问题研讨.pdf
- 基于TeleAtlas30的港口多媒体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研究.pdf
- 基于二维模糊推理的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速度控制研究.pdf
- 基于TeztRank的多文档关键词抽取技术研究.pdf
- 基于TGAFTIR研究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氮化物的生成研究.pdf
- 基于TGFTIR研究O2CO2气氛下烟煤的燃烧特性研究.pdf
- 基于二维投影变换的视频全景图拼接算法研究.pdf
- 基于ThermoML的热物性数据库初步开发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