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 谢君霞(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综合高中,河南 商丘 476000)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106-01 摘要: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固有的任务之一,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渗透到现代文体和古代文体中,还渗透在散文教学、小说教学、剧本教学中。情感还是语文学习形成兴趣和动机的力量,只有在激发起情感的前提下,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才能圆满完成。 关键词:语文课;情感教育;现代文体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其实质属于德育教育范畴。但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固有的任务之一,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丰富的情感教育的因素,在情感教育方面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散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一篇优美的散文,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情感,给人美的享受。语文课上的散文教学,同样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情感,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通过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三味书屋喜爱以及热爱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 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那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这里“笔直”,写出了白杨树那种挺直向上的外形特征,它激发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小说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 小说是社会生活的镜子,社会中的美与丑、真与善、假与恶,无不栩栩如生地表现在小说作品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小说,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对于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均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如法国作家雨果 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段)当“钟楼怪人”伽西莫多因受主教克洛德唆使劫走爱斯梅拉达后,被官兵抓住,判受鞭刑时,受尽痛苦,无人帮助,而爱斯梅拉达却给他水喝。小说赞美了爱斯梅拉达的美丽心灵。这一情节,也使伽西莫多认清了主教的虚伪丑恶,致使他最后救爱斯梅拉达、将主教推下钟楼的正义举动。例如现代作家孙犁的《荷花淀》,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的农村妇女,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但在大敌当前、国难当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三、诗词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 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无论是美轮美奂的古代诗词,还是酣畅淋漓的现代新诗,入选课本中,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极好文本。如南宋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梦赴战场,山河复归,表现的是诗人执着真诚的爱国思想。如钟嵘《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情性,形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曹丕的《燕歌行》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李白的《行路难》让人感受诗仙那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雄心。如李清照(词)《声声慢》此词即写出晚年生活的心境、环境,抒发内心的深沉凄苦。开头即用14个叠字刻画其愁苦心境;接下去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晚年生活的孤苦无依和愁绪笼罩,配以秋风黄花、梧桐落叶、黄昏细雨、南飞北雁的凄凉景色,细致刻画其情感。末尾以直抒胸臆结,为全词的意象作了点题之笔。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