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雨林谷崂山书院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雨林谷崂山书院
(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0002)
摘要:本文通过对雨林谷崂山书院的设计阐述了新老建筑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方式。通过一些其它典型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的论述了几种新老建筑结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新老建筑;协调;共生
前言
雨林谷崂山书院心位于青岛市崂山区。雨林谷创建于2001年6月。于2003年4月试营业。以其新颖的热带雨林景观、动物题材火爆一时。但随着景观场馆题材老化,游客稀落,日渐式微。此时,伟东新的主题介入—雨林谷道家文化园。该主题是顺应国家和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植根于崂山传统文化,并且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该项目究其根本是对原有园区的一个改造。改造基于“种房子”的基本理念,尊重原有地貌,尊重自然,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植被。
雨林谷道家文化园一期包含有六个小单体,分别为国粹民俗馆、归真堂、国学馆、菩提院、聚缘阁、太岁殿。
1项目特点
每一个项目由于所处的地域差异,建筑使用性质的不同,导致每个项目有异于其他项目的自身特点,也因此构成了该项目的唯一性。
雨林谷项目的自身特点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平衡。该项目需要进行平衡的是,新老建筑之间的平衡;与现有环境之间的平衡。
1.1新老建筑之间的平衡
所谓老建筑,是指一些明清时期的木建筑,而新建筑则是为了使用上的需求,结合老建筑而生的新建建筑。使二者“协调”是设计的基础,双方的“平衡共生”才是设计的本质。
新建筑与老建筑协调与共生有多种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隐新于旧
隐新于旧的设计手法是以原有的建筑为环境的主体,将新建部分置于旧建筑之下,新加建的建筑形态将自身隐身或者淡化处理,体现了对原有环境或者建筑的一种尊重和谦和的态度。目的是为了完整的保持原有建筑的环境和造型特点。对地下空间加以开发利用就是这一手法典型案例,这样处理可以达到视觉上的隐蔽性、温度上的稳定性、对光、声、尘的隔离以及抗震等优点,比较适合在博物馆、展览馆、仓库等有特殊要求的旧建筑再利用的方案中使用。
最出名的案例便是巴黎卢浮宫的扩建。1988年建成的卢浮宫扩建工程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重要作品,其将扩建的部分放置在卢浮宫地下,避开了场地狭窄的困难和新旧建筑冲突的矛盾。并且最主要的,透明的金字塔设计也不至于完全遮挡卢浮宫,不至于喧宾夺主。
(2)涵新于旧
涵新于旧的设计手法还是以旧建筑为主题,但是新建筑部分作为旧建筑中的组成元素,使得旧建筑在新建筑元素的衬托下显得更有魅力、富有生机。
典型案例:瑞士温特图建筑系馆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玻璃音乐厅都是在老建筑大厅内建起的崭新的建筑形式。前者建在一个废弃的大车间内,结构建筑的功能平台上由家具分割成各个设计教室,建筑系馆像一个“机器”,非常和谐地置于车间之中,后者是建在原阿姆斯特丹证券厅内的建筑。在巨大的原证券厅内部,旧的砖质大厅和新的玻璃音乐厅之间的关系如同展厅和展品一样被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两个案例的旧建筑都是它们当代的优秀作品,现在它们的空间内搁置的是当今的建筑形式,且二者和谐共生,为我们打开了眼界。
(3)涵旧于新
涵旧于新是以新建筑为主题,把旧建筑视为新建筑的微量元素,保留一部分旧有建筑元素并使其成为新建筑中的一部分,使得旧建筑在新建筑中获得保存,并成为其中一景。具体来说,被保留的旧元素可以使结构体系、原有建筑的片段、部分构件、旧建筑的外形轮廓乃至把整个旧建筑作为新建环境的小品加以过渡等等。
雨林谷的建筑形式是采用了涵旧于新的方式。雨林谷道家文化中心还是以新建为主,对于老建筑,也是重新做了基础,所有构件全部重新组装,修旧如旧。古建筑由于是木质结构的,体量较小,且在防蛀防潮等问题上有着先天劣势,所以在设计时考虑将其置于新建筑围合之中。老建筑四周用玻璃加以围合,既形成了封闭的室内空间,且又未对精美的老建筑构件遮挡。新老建筑完美融合在一起,相互印衬,藏匿于雨林谷幽美的山谷环境之中。
(4)新旧对立
这类设计手法的特点是:以旧系统支撑新系统,通过两者互相对比映衬,共同展现场所的历史层次,在强调历史的同时又不会失去自我。
典型案例:德国建筑师卡尔约瑟夫middot;夏特耐尔的卡托利克大学图书馆。该场馆的扩建是为了旧图书馆增加阅览和藏书空间,主要设计在原图书馆凹字形内院的开口端,设计者用钢结构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