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教材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教学课件,包含常见疾病的诊治和讲解,适用于医院学校教学培训。

* * 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 一、幼儿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 1、幼儿运动机能不完善 自幼儿学会独自走路时起,意外伤害事故 相伴而生。1岁时,幼儿学着走路,头重脚轻,常使幼儿摔倒。2~3岁的幼儿已行走自如,但走不稳跑步不熟练,常使幼儿在跌跌撞撞的小跑中摔伤身体。 2、幼儿对危险事物缺乏认识。 幼儿认识水平较低,缺乏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判断,更不会推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此,经常由茫然无知的行为引来意外伤害事故。如幼儿突然从跷跷板上跳下;挥舞木棍玩耍时,丝毫不考虑会对别人有什么危害等。 3、幼儿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的特点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活泼好动,有时还会情绪激动和冲动,从而出现各种事故。如想看看窗台上的东西或窗外的情景,于是站在小椅子上不慎摔倒;当垮他人不争抢玩具时,拿起玩具向他人头上扔去或去推他人等。   4、集体环境中,幼儿人数较多、教师人数较少,也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保教人数不足、师生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意外事故发生频率会提高。 二、导致发生事故的几种行为:  1、自伤行为。   比如:幼儿吃饭时,不正确地使用筷子,容易导致筷子戳到喉咙;再如,一些孩子出于热心,会学着大人用水果刀削水果招待小伙伴,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而“祸及自身”。    2、他伤行 两个小朋友玩耍时,互相抓挠。 别人伤害到了自己。   3、互伤行为。 幼儿在嬉戏玩耍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相互间争执玩具或是“舌战”等,为了体现一下自我强大的一面,有时竟升级为“角斗”行为。互相抢玩具造成划伤、擦伤等现象。家长来找。 4、由成人引发照顾不周所引起的事故。磕碰现象有的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平时强调的不够,没养成走路等好习惯,造成摔伤。 4.剪刀、小刀等文具的划伤与切伤的处理   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进行包扎。 5、跌伤的急救 除注意局部损伤外,还应注意其他部位及内脏有无损伤。受伤后如神志呆板,反应迟钝,则表示病情严重,如有休克症状,则考虑颅脑及内脏损伤,应速送医院。(120急救) 伤口小而浅或仅擦破表皮,涂红药水或紫药水。伤口较大,出血多,必须先止血把伤部抬高,立即送医院处理。 (二)、止鼻血   止鼻血时需注意:安慰幼儿不要紧张,用口呼吸,头略低。捏住鼻翼10分钟,同时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若无法止血或幼儿经常出鼻血,应去医院诊治。 (三)、异物入体   1、眼内异物   幼儿眼异物最为多见的是小沙粒、小飞虫等入眼。具体的方法是:让幼儿轻轻闭上眼睛,切不可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膜。教师清洁双手后,方可为幼儿处理。沙粒粘在眼结膜表面时,可用干净柔软的手绢或棉签,轻轻拭去。若嵌入眼睑结膜囊内,则需要翻开眼皮方能拭去。  2、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幼儿口含食物或小物件,哭闹、嬉笑时最易发生气管异物。幼儿气管有异物时,会出现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憋气、面色青紫等现象,此时情况紧急,应立即加以处理。 若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幼儿身上,可将其倒提起来,拍背。 若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幼儿身上,可让其趴卧在成人腿上,头部向下倾斜,成人轻拍其后背。   3、外耳道异物   外耳道异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生物异物,如幼儿玩耍时塞入的小石块、纽扣、豆类等;另一种是生物异物,如小昆虫等。幼儿外耳道异物属非生物异物和水时,可用倾斜头、单腿跳跃的动作,将物品跳出。若无效,应上医院处理。切不可用小棍捅、用镊子夹,否则易损伤幼儿外耳道及鼓膜。若外耳道异物为小昆虫,可用强光接近幼儿的外耳道,或吹入香烟的烟雾将小虫引出来。若不见效,应立即上医院。   4、咽部异物   咽部异物以鱼刺、骨头渣、瓜子壳、枣核等较为多见。咽部异物最好用镊子取出,切不可采用大口吞饭的方法,否则会使异物越扎越深,出现危险。若无法取出,应立即上医院处理。      5、鼻腔异物   幼儿处于好奇,常把豆子、小珠子、纽扣、橡皮等较小的物品塞入鼻中,这不仅会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炎症,甚至引起气管异物。因此教师应仔细观察,及时取出异物。 具体的方法是:深吸一口气,用手堵住无异物的一侧鼻子,用力擤鼻,异物即可排除。若异物未取出,切不可擅自用镊子夹取圆形异物,否则会将异物捅向鼻子深处,甚至落入气管,危及生命。发现鼻腔异物应马上去医院处理。 (四)、骨折的急救处理 判断是否骨折:严重的骨折,可出现面部苍白,脉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