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中学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docVIP

重庆市云阳中学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云阳中学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

重庆市云阳中学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洗涤(dí) 呻(shē n)吟   踟(zhī)蹰 辎(zī)铢必较 B. 倔(jué)强 粘液(nián) 笨坯(pī) 涸(hé)辙之鲋 C. 间(jiàn)或 创(chuàng)伤 歆(xīn)享 芸芸(yún)众生 D. 勒(lè)令 怪癖(pì) 恬淡(tián) 残羹冷炙(jiù)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濒临  怨天尤人 睿智 陨身不恤 B. 编纂  默守成规 噩耗 心悦诚服 C. 颓废  怏怏不乐 瑕疵 秉公执法 D. 婀娜  正襟威坐 桀骜 万簌俱寂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B. 到那时,无数志士仁人的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的理想将变为现实,中国人民将过上中等发达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华民族将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C.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 D. 我们经常必须武断地决定何种形式的生命,甚至是何种特殊的人,我们应该挽救,何种我们应该毁灭。尽管如此,敬畏生命的原则仍是完整和毋庸置疑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他的一件作品被一个香港人办的全球华人书画展入选了,给他带来的信件中就有入选通知和参展证。 B.泰州电厂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泰州地区使用外,还向江苏其它地区和上海市等地输送。 C.人类一直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D.今年的华交会开幕式取消了领导讲话、剪彩等一系列程序化的活动,体现出更加注重务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于表现自然。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六感官”)来把握对象。如陆龟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此。钟嵘《诗品》中说:“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其目的并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又云:“千树压,西湖寒碧。”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得意忘象”之趣。如从形貌之似的角度去落实,往往是不可捉摸的,那样去鉴赏便要失去韵味,难免买椟还珠之讥。如司空图所云:“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故我们读这类诗词,更不可仅仅注意花卉形象的描摹,诗人已不是着眼于“目击可图”之境,而意在“境外生境”。“境外生境”者,于“物境”之外生出“意境”也。我们应力求通过品赏韵味进而领会意境,方不负古人。故司马光云:“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知。”(《诗人玉屑》卷六引) 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而将与它相似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托之于外物,这就构成了咏花词的另一境界一一“情境”。这已是“移情作用”的表现,已经不完全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出发,而是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托之于花卉形象表现出来。在创作上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表达手段,“兴者托事于物”,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陈子昂《感遇》诗咏兰,以“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寄寓时不我待、美人迟暮之叹;宋徽宗《燕山亭》咏杏花,以“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寄寓国破家亡、失身为虏之痛。工于寄托者,皆善于闪烁其词,隐藏其旨,令读者于言外有所感触。寄意的深隐,以造成情味的隽永。含蓄深沉,故耐人寻味。 5.对第一段中引用姜夔的诗、司空图和司马光的话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传达给读者的往往是言外之意,即“得意忘象”之趣。 B.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一般注意了从描摹客观自然而逐步转向表现主观感情。 C.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注意欣赏和体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