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02推拿的手法3PPT
(9) 四缝 ①、定位: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 ②、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③、操作: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白色透明粘液 (10) 后溪 ①、定位: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 ②、主治:头顶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落枕、急性腰扭伤 ①、定位: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 ②、主治:昏迷、高热、咽喉肿痛、中暑 (11) 十宣 ①、定位:股骨大转子与骶骨裂孔连线外1/3与内2/3交界处 ②、主治:腰痛、髋痛、坐骨神经痛 (四)下肢部常用穴位 (1) 环跳 ①、定位: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立正,两手下垂,中指到达处) ②、主治:下肢痿痹、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2) 风市 ①、定位:腘横纹中央 ②、主治:腰腿痛、腹通、膝痛、下肢痿痹、吐泻、小便不利、遗尿 (3) 委中 (4) 膝眼 ① 、穴位:髌尖 两侧凹陷中 、主治:膝痛, 腿脚重痛,脚气 (5) 足三里 ①、定位:外膝眼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②、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泄泻、便秘、下肢痹痛、水肿、有强壮作用 (6) 承山 ①、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 ②、主治: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小腿痉挛 (7) 悬钟 ①、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②、主治:胸胁胀痛、头痛项强、咽喉肿痛、落枕、踝关节扭伤 (8) 昆仑 ①、定位: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②、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踝关节扭伤、脚跟肿痛 (9) 太溪 ①、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②、主治:踝关节扭伤、足跟痛、腰腿痛 (10) 八风 ①、穴位:足背各趾缝端凹陷中,左右共八穴 ②、主治:脚气、趾痛、毒蛇咬伤、足趾肿痛 ③、操作:点刺 (11) 至阴 ①、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②、主治:头痛、目痛、鼻塞、胎位不正、难产 (12) 涌泉 ①、定位:于足底前1/3 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 ②、主治:头痛、头昏、 失眠、目眩、咽喉肿痛、 便秘、小便不利、小儿惊 风、癫狂、昏厥、中暑、 跖底肌痉挛 四、 配穴原则 (1)局部选穴——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 (2)邻近选穴——腧穴位于两个部位之间,兼有两个部位的主治性能 (3)远治作用——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还可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有的影响全身的作用。 (4)特殊作用——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 第三节、 人体各部位的推拿 * * 第二节 经穴推拿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施术的部位。 经穴推拿运用手法技巧直接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上,可达到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畅通气血、消除疲劳、防治伤病 一、 经穴学说 二、取穴方法 1、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2、指寸定位法——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取穴位的方法,也称为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① 固定标志 3、 解剖标志定位法 ② 活动标志 (1) 百会 ①、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 ②、主治:头痛、眩晕、昏迷、中风失语、癫狂、不寐 (一) 头面部常用穴位 (2) 四神聪 ①、定位: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 ②、主治:头痛、眩晕、健忘、失眠 (3) 印堂 ①、定位: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②、主治:头痛、眩晕、鼻炎、失眠、小儿惊风 (4) 水沟 ①、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 ②、主治:癫狂、小儿惊风、昏迷、腰脊强痛、急性腰扭伤 (5) 颊车 (6) 下关 ①、定位:下颌骨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②、主治:齿痛、颊肿、口噤不语、面瘫、三叉神经痛 ①、定位:颧弓下缘, 下颌骨髃状突之前方, 切迹之间凹陷中,合口 有孔,张口即闭 ②、主治:耳聋、耳鸣、齿痛、面瘫、三叉神经痛 (7) 太阳 ①、定位: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 ②、主治:头痛、感冒、目疾 (8) 风池 ①、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处 ②、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眩晕、鼻渊、耳鸣、颈项强痛、感冒、中风、热病 (9) 攒竹 ①、定位:眉头凹陷中 ②、主治:头痛,口眼涡斜,目视不明,近视,目赤肿痛,眼睑下垂。 (10) 丝竹空 ①、定位:眉梢处的凹陷中 ②、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癫狂 (1) 大椎 ①、定位:第七颈椎脊突下 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骨蒸盗汗、头痛项强、中暑 二、 躯干部常用穴位 (2)天宗 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