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湿中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docVIP

清热利湿中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热利湿中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清热利湿中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董大立 肖四旺 何花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410005)   【摘要】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纵观近年来临床报导,中医中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及实验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将从清热利湿中药对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及实验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清热祛湿 痛风性关节炎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123-02 痛风性关节炎 (英文名称:gouty arthritis,GA)是由于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产生尿酸过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浓度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软组织所致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该病急性发作时常表现为关节及周围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痛势剧烈,可伴有头痛、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药物治疗一般以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秋水仙碱为主[1],此类多有较严重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且外用药制剂少见。而中医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副作用小,成本低,疗效肯定的优点,近年来中药对病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现将近年来清热祛湿中药在临床及实验中的综述如下: 一、中医对GA病因病机的认识 痛风病名由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正式提出,他在《格致余论》一书著有痛风论一篇,在这篇中他明确指出:一、本病发生是自身血分受热,再受风寒湿等诱因而致;二、由于血热,又受寒凉,热血得寒,而污浊凝涩;三、其痛所以夜剧,是行于阴之故,为后世医家研究痛风性关节炎奠定了基础。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自内而致者,以肥甘过度,酒醴无节,或多食乳酪湿热等物,致令热壅下焦,走注足胫,而日渐肿痛”。明bull;龚廷贤在《万回春》中不但指出了本病与饮食及外感有关,亦指出与劳累有关。 中医各家学说及报导不胜枚举,纵观古今,对GA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集中在遗传、体质、饮食、外感、环境、劳倦等因素而至肝肾亏虚、脾失健运为本,湿热、痰浊、风寒、瘀血闭阻经脉等为标。 二 、清热利湿中药的临床 1、内治法的临床应用。 当代文献中对清热利湿法的临床研究较多,常用经方为二妙散、三妙散、四妙汤等。如粘为东以加味四妙汤加减,临床观察病人40例,有效率93.33%。更多医家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结合自身或前辈专家的临床经验,自拟经验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并进行临床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主要有范春来等自拟泄浊通痹汤,此方以黄柏,苍术,牛膝等组成,研究该方既能能改善关节红肿热痛症状,又能促进尿酸的排泄,疗效较好。杨旭以秦艽、秦皮、大黄等组成自拟方慈菇二秦汤,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祁开泽教授经验方痛风宁(苍术、黄柏、猪苓等)在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外治法的临床应用。 目前,清热利湿中药对GA外治法的临床报导较少,大体可分为散、膏、及针剂其功效基本为清泄湿热、活血消肿、通络止痛为主。 2.1散剂 夏忠诚等,用蚤休、冰片、乳香等制成消肿止痛散,临床选取30例病人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有效。张辉等将清消止痛散(苍术、牛膝、黄柏等)外敷进行临床观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具有见效快、易于接受等优点。 2.2膏剂 彭华珍等将石膏、忍冬藤,知母等制成清热通痹膏。经临床观察表明清热通痹膏以清利湿热为功效,对局部起到镇痛,解热的作用。贡亦军等用自拟止痛消炎膏(独活、芒硝、生天南星等)与常规西医用药进行比较,表明局部用药可直达患处,迅速缓解疼痛。 2.3针剂 郑付华等在中药治疗方面进行了创新,以七叶莲、两面针、宽筋藤等提纯制成针剂,并结合中医经络理论配合穴位注射进行临床研究,总有效率96.93%。 三、实验研究 近年来,清热祛中药的实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白介素1beta;、肿瘤坏死因子alpha;、IL-4、IL-6、IL-8、K+、5-HT、LP-PLA2、PLA2、ICAM-l、VCAM-1、PGE2、NO、COX-2、NF—KBp65等表达研究。 1、肿瘤坏死因子alpha;、IL-1beta; 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内皮细胞的激活和炎性细胞在体内的募集而加重炎性损伤。肿瘤坏死因子alpha;(tumornecrosis factor-alpha;,TNF-alpha;)是前炎症网链中一级细胞因子。IL-1beta;是由TNF-a等诱导的二级前炎症细胞因子。IL-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