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地区献血者MN、P血型分布调查.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州地区献血者MN、P血型分布调查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温州地区献血者MN、P血型分布调查 郭杰 林杰 陈荣仓   (温州市中心血站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献血者MN及P血型系统表型和基因频率分布。方法:微量板法检测672名献血者红细胞上MN、P血型抗原,根据红细胞凝集与否判定被检者MN及P血型表型。结果:MN表型332例,占49.40%,M表型195例,占29.02%,N表型145例,占21.58%,基因频率M为0.5372,N为0.4628;P1型235例,占34.97%,P2型437例,占65.03%,基因频率P1为0.1936,P2为0.8064。结论:本地区MN血型的表型分布规律为MN﹥M﹥N,P血型中P2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P1型。MN、P血型表型的观察值与期望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值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关键词】 献血人群;MN血型;P血型   【中图分类号】R1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374-02   红细胞血型系统在输血医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发现并被国际输血协会(ISBT)承认的人类血型系统有30种,其中MN和P分别是第二个和第三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由于地域和人群的不同,MN、P血型分布在各地区存在差异。为了解本地区献血人群中的MN、P血型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调查,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采取整体抽样的原则,随机收集温州地区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672名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EDTA抗凝,4℃保存。   1.2 试剂和仪器   抗-M试剂血清(批号、抗-N试剂血清(批号、抗P1试剂血清(批号、Liss溶液(批号均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96孔U型微量板(德国Greiner Bio-Rad公司)由上海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Galileo Neo全自动加样仪(美国Immucor公司);TL-5.0台式平板离心机(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KA2200台式离心机(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振荡器(德国Hettich公司)。   1.3 实验方法   微量板法:使用Galieo Neo全自动加样处理标本和试剂:用Liss溶液将标本制成2%红细胞悬液并取20ul加入到96孔U形微量板中,再将试剂抗血清各20ul分别加入微量板相应孔中,仪器自动完成标本和试剂分配后,取出微量板置于振荡器,轻微振荡混匀后,置于4℃冰箱30~60min(其间轻微振荡混匀3次),然后置于平板离心机2000r/min离心1min,振荡器轻微振荡后,肉眼观察结果,发生凝集为有相应的抗原,反之为无相应的抗原,结果可疑者用试管法确认。   1.4 统计学处理   参照文献[1]进行基因频率计算,采用chi;2检验比较表型分布的期望值与观察值,来验证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2.结果   表 温州地区献血人群MN、P血型系统表型和基因频率分布   由表可知:MN血型表型分布规律为MN﹥M﹥N,基因频率M为0.5372,N为0.4628;P血型表型分布规律为P2﹥P1,基因频率P2﹥P1。MN、P血型表型的观察值与期望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值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3.讨论   MN血型的控制基因共有M、N两种,组成MM、MN、NN三种基因型,因为M、N为共显性基因,所以有M、MN、N三种表现型。M、N抗原表型的多态性受到社会多样化、地理位置、人种的特征所影响, 特别在非洲人和亚洲人种当中的地域性尤为明显[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地区MN血型的表型分布规律为MN(49.40%)﹥M(29.02%)﹥N(21.58%),基因频率M(0.5372)﹥N(0.4628),与文献报道的韶关地区的表型分布规律为MN(52.50%)﹥M(28.64%)﹥N(18.86%),基因频率M(0.5489)﹥N(0.4511)差别不大[3],符合南方人群血型特点;与辽宁地区、洛阳地区和芜湖地区的表型分布规律为MN﹥N﹥M,基因频率N﹥M有较大差别[4-6],但是均符合我国人群的M基因频率约为0.5~0.8的分布状态[7]。   P血型系统包括P1、P2、Pk1、Pk2以及p五种表型,但临床上常只需根据是否与抗-P1血清凝集而分为P1和P2两种表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地区P血型表型分布规律为P2(65.03%)﹥P1(34.97%),基因频率P2(0.806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