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境情
乐景写乐情: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哀景写哀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荒郊一望欲销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远,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春天已至,不见春草,荒凉; 原田耕破,只见黄土,不见绿色,荒凉; 漫漫秦原上,只剩下几座孤零零的古碑,荒凉。 远处苍山,云雪相融; 暮霭残阳暗绿树,道上黄沙漫漫。) ——全是哀景。 乐景写哀情: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哀景写乐情: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 效果: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让人生出无限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还是… 情景关系术语分析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 以景结情 附:景物描写出现在各部分时的作用 开头 结尾 中间乃至全篇 景物描写出现在开头的艺术效果(作用) 1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3奠定基调 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4衬托人物性格(或抒发情感)。。。 如雪、竹、梅、松、鹤、荷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景物描写出现在开头的艺术效果(作用) 景物描写结尾处作用——以景结情 通篇景物描写作用——寓情于景 古人云: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景、境、情 写了什么景 营造了什么意境 抒发什么情感 景: 一、怎样写景的? 写景的艺术(角度和手法) 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内容) 1、顺序: 2、观察角度:如远近、俯仰; 3、写景角度:五觉; 4、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五觉(视嗅味听触esp视听或声色结合)、意象组合、点面结合等,还包括修辞手法:对比、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等。 一、怎样写景?(角度和手法)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有俯有仰 2、有声有色 3、有动有静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分别从触觉、视觉、听觉等角度侧面烘托雪之大 “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内容) ①用“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意境特征)的画面(图景)”的方式加以概括。 ②用散文化的句子描绘一下题干要求的诗句,即把凝炼的诗句“泡开”。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描绘了一幅深秋江畔萧瑟冷寂的画面。 秋风劲疾,天朗气清,传来一声声哀惨的猿啼。江边州渚沙滩都历历在目,空中飞鸟在盘旋.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春天浣花溪热闹明媚生机勃勃的景象。……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Q: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次:次韵,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桥的西头有一条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