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定稿)PPT
二程 主要思想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 (理学的核心思想) 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为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体 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 ③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 ,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 ——把握“理”的方法,接触、探究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一物需有一理。” “万物皆有理。” “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天者,理也。”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 “性即是理。”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朱熹(1130—1200) 材料三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理学的社会政治观: 存天理,灭人欲 3、成熟:朱熹 主张: ① “理”是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存天理,灭人欲”。(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发生冲突时) ③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地位 —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孔孟后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 著作 —《四书章句集注》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致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从天理、灭人欲 。” —— 《朱子语类》 是客观唯心主义,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程朱理学 实质: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 特点: 影响 (1)适应统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3)纲常名教,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的自然需求; (4)《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编),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5)影响海外: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郭巨埋儿: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 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 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 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 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代表作品:二十四孝图 扇枕温衾:黄香,东汉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 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恣蚊饱血: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 使父亲不能安睡。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 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尝粪忧亲:庾黔娄,南齐高士。父亲病重,医生说:“要知道病情吉 凶,只有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 亲的粪便,并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程朱理学 ①“理”是万物的本原 ②“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结小识知 内容 影响 国内影响: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国际影响: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 理学的思想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性的研究,而且已经通过类似二十四孝图这样的通俗教材传播到民间。它把对道德的追求渗透到百姓心中,也以超出人性的道德枷索束缚、毒害着国人的精神。父父子子之孝为社会秩序的起点,有了它就会很自然地延伸到君君臣臣之忠。从元朝开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代承袭这一作法,这就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