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机理及用药原则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血压机理及用药原则PPT

第四部分 问题的解决 1.什么是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是指发生在高血压病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临床现象,也可见于症状性高血压。它是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收缩,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的结果。可发生在缓进型高血压病的各期(尤其是第一、二期),亦可见于急进型高血压病。 高血压危象可发生在各级缓进型高血压患者,亦可见于各种急进型高血压。临床表现有神志变化、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其病情凶险,如抢救措施不力,可导致死亡。 2.为什么早晨血压偏高? 从一个活动量特别少的睡眠状态转入活动量大的状态中,机体的各种激素水平和功能状态都要跟着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这种活动,比如说你早上还在被窝的时候感觉不到饿,当你起来后就觉得肚子饿了,血压也是这种原理,起床后血流要加速,心脏泵血量要增加,所以血压增加了 晨起的时候心搏出量增加,血小板粘滞度增加,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引起血压升高,在24 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清晨,即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时,血压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较高的水平,甚至达到一天内最高的水平。 3.两种常见血压器有什么区别? (1)水银柱式血压计 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较高。但由于使用时需要配合听诊器来监听声音测量血压,所以对使用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技术不到位、操作不当,很容易使测得的血压产生误差。水银柱式血压计目前主要由医院使用。 (2)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 外观轻巧,携带方便,操作简便,显示清晰,心率、血压测量一次完成。一般不需要太多的保养,只要注意平时不摔打、不沾水就可以了,比较适合一般家庭。目前市售的电子血压计,如按测量部位来划分,可分为手腕式与手臂式;如按测量方式来划分,可分为全自动式与半自动式。 4.长期服药安全吗? 国际上众多的临床研究证明了长期服用推荐药物的安全性。在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同时,也减少了总死亡率,说明药物治疗的利远大于弊。所以患者无需过分忧虑而使治疗不能坚持。 当然,和其他药物一样,降血压药物也存在不良反应。但相对地讲,推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比较低的。况且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分析,合理用药,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 再者,某些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药物的相互:作用有关,所以患者不要自行改变用法、增减药物。 门诊药房 To: 吴继鹏 高血压病 Hypertension 目录 第一部分 高血压病理的演变 第三部分 用药原则 第四部分 问题剖析 第二部分 机制 (一).概述 高血压(hypertension): 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 第一部分 病理演变 原发性高血压 (primary or essential hypertension) 90%- 95% 继发性高血压: (secondary hypertension) 良性高血压:95% 恶性高血压 症状性高血压 继发于其他疾病(肾动脉狭窄、慢性肾炎、 肾上腺、垂体肿瘤等) (二).分类 病变特点: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 临床:血压间断性升高 血管为功能性、可复性改变 1、机能紊乱期 2、动脉病变期 1 全身细、小动脉硬化 2 血压持续性升高 失去波动性 需降压药降压 病变特点: 细动脉: 腔小壁薄,内皮下1-2层平 滑肌,无内膜、中膜之分。 小动脉: 平滑肌层多,口径在1mm以下 如:肾小叶间动脉、肾弓形动脉,脑的小动脉 如:肾小球入球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 脾中央动脉 3、内脏病变期: (主要累及心、脑、肾、视网膜) (1)心脏: 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大 早期:代偿期: 心脏重量增加,左室壁增厚,乳头肌、肉柱增粗。左心腔不扩张(向心性肥大) 晚期:失代偿期:左心腔扩张(离心性肥大), 室壁相对变薄,肉柱、乳头肌变扁平 (2)肾脏 -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primary granular atrophy of the kidney ①肾入球动脉玻变,小叶间动脉等小动脉硬化 ②所属的肾小球萎缩,纤维化,玻变; 所属肾小管萎缩,消失 “凹陷” ③病变较轻或正常的肾小球代偿性肥大, 肾小管代偿性扩张 “颗粒” ④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VS 正常肾 (3) 脑 ① 脑水肿 细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