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法则27讲.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和声法则27讲

第⼀讲和声进⾏⼒度 在《调式解析》贴⼦中,着重讲到了已知旋律可以准确的 确定调式,并得出调式⾳价(七个⾳)。这七个⾳也被称 作七个“ ⾃然⾳”。以C ⾃然⼤调为例,七个⾃然⾳是:C , D ,E ,F ,G ,A ,B ,(C)。它们对应的⾃然和弦是: C ,Dm ,Em ,F ,G ,Am ,Bdim ,(C)。对于“和声写 作”来讲都是和弦材料。它们有⼀个名字叫和弦的“⾳名标 记”也叫和弦的“ 固定标记”。还有⼀个更普遍的名称叫和弦 的“⾳级标记” ,⽤Ⅰ,Ⅱm ,Ⅲm ,Ⅳ,Ⅴ,Ⅵm ,Ⅶ0来 表⽰这七个和弦。 以下的论述以这种标记为主。因为不同 的调式他们的“ 固定标记”不同,但是“⾳级标记”相同。G ⾃ 然⼤调的“ 固定标记”是:G ,Am , Bm ,C ,D ,Em , #Fdim。⽽“⾳级标记”仍然是: Ⅰ ,Ⅱm ,Ⅲm ,Ⅳ,Ⅴ, Ⅵm ,Ⅶ0来表⽰。它们的名字分别是:主和弦,上主和 弦,中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下中和弦和导和弦。 这些不同⾳级的和弦之间关系的远近和亲和⼒是不同的。 “ 亲和⼒”就是推动和声前进的动⼒。也称“和声进⾏⼒ 度”。这个⼒度是⼀个“⽮量” ,有 “⽅向”也有“⼤⼩”。了解 ⼒度的“ ⽅向”和“⼤⼩”是了解和声法则的前提。⼤⾃然给 了⼈类⼀个“ ⼒度”的定量单位“和弦的(根⾳)纯五度下 ⾏”。 “ ⼒度”的⽅向是指向“ 主和弦”。按“ ⼒度”列出和弦: Bdim , Em , Am , Dm , G , C , F ; Ⅶ0 , Ⅲm ,Ⅵm ,Ⅱm ,Ⅴ ,Ⅰ ,Ⅳ ; 读者不难看出:七个⾃然和弦是从左到右按“纯五度下⾏” 排列。值得注意的是Ⅳ到Ⅶ0是减五度关系(注意!以后 的论述中是个难点)。 离Ⅰ级(主和弦)越近的和弦,和声⼒度越强,越远和声 ⼒度越弱。离Ⅰ级(主和弦)越近的和弦使⽤频率越⾼。 从实践中Ⅰ,Ⅴ, Ⅳ (三个正三和弦)级的运⽤⾜可以证 明上述结论。把它们赋以数字编号,以便定量分析。 5 — 4 — 3 — 2 — 1 — 0 — (—-1) Bdim— Em— Am— Dm— G— C— F ; Ⅶ0— Ⅲm— Ⅵm— Ⅱm— Ⅴ— Ⅰ— Ⅳ ; 赋以Ⅰ级为0表⽰原点,所有和弦的⼒都指向Ⅰ级(主和 弦)。Ⅳ为负1,表⽰Ⅰ级的下⾏纯五度。⼀个有趣的现 象出现了,Ⅴ— Ⅰ (1—0 = 1);Ⅶ0— Ⅲm (5—4=1); Ⅰ— Ⅳ (0— (-1)=+1);•••。它们的这种和弦进⾏都 是“正格进⾏”或“正格终⽌”。⽽Ⅳ—Ⅰ ((—1)—0=—1) 是“变格进⾏”或“变格终⽌”。 在读者学习“指法”层次时就会发现和声按着:主和弦•••主 和弦•••主和弦,好象周期性的出现主和弦(稳定和 弦)。⽽中间是⼀系列不稳定和弦。这种“稳定 ” ,“不稳 定”地更迭最终回到主和弦是和声的总体构成。不稳定和 弦的确定是和声写作的对象。 以上的和弦五度下⾏的和弦⾛向叫做“线性和弦进⾏”。是 最基本的和弦进⾏。另外还有两种后续介绍。 第⼆讲线性和弦法则 以下是针对⼤调和弦“ 五度下⾏”产⽣的和声法则。 法则的⽂字表达如下: “ 主和弦可以下接任何和弦,但是返回到主和弦时必须严 格按五度关系⼀级⼀级的到达主和弦,不得越级。” 这条法则可以产⽣⼤调全部和弦公式的三分之⼀(其余由 另外两条法则产⽣)。 下⾯介绍是如何产⽣和弦公式的。 Bdim— Em— Am— Dm— G— C— F ; Ⅶ0— Ⅲm— Ⅵm— Ⅱm— Ⅴ— Ⅰ— Ⅳ ; 公式: Ⅰ—Ⅶ0— Ⅲm— Ⅵm— Ⅱm— Ⅴ— Ⅰ ; 原理:主和弦(Ⅰ级)直达“导和弦(Ⅶ0级)” ,之后⼀级 级返回到主和弦(Ⅰ级)。 公式: Ⅰ— Ⅲm— Ⅵm— Ⅱm— Ⅴ— Ⅰ 原理:主和弦(Ⅰ级)直达“ 中和弦(Ⅲm)” ,之后⼀级 级返回到主和弦(Ⅰ级)。 •••••• 以此类推可产⽣数不清的和弦公式。 读者会问,这才⼏条公式啊?下⾯回答这个问题。 所有公式中的各个Ⅶ0 , Ⅲm ,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