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初探研究.pdf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初探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初探 刘中春李江龙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经验基础h针对塔河油藏具体的油藏 条件和开发特点,分析了碳酸盐岩油藏影响采收率的主控因素和开发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初步探 索了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途径,提出了以“整体控水压锥、提高油井平面和纵向上储量动用 能力”为近期目标,“补充能量”等提高采收率方法为后续保证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思路。讨论了 各种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塔河缝洞型油藏应用的可行性,对塔河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 1997年发现的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是以裂缝溶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的古风化壳 油藏,受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储油空间非均质性极强,且埋藏深度达55()om左右、地层温度 5.28×l扩t,已建产能384×104t。由于油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技术上的局限性,无法 对缝洞油藏的储层进行充分认识和客观地描述,因此采用滚动勘探开发的模式。在开发初期 采用“稀井高产”的开发原则,快速建产,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J。但随着开发程度的 深入,逐渐暴露出快速上产的许多弊端:油井过早见水、自然递减率高、平面上和纵向上储 量动用程度低。 为进一步提高塔河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借鉴国内外同类油藏的开发经验,调研了 116个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情况,对其中9个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油藏参数、开发方式 进行了详尽分析,并结合塔河油田实际油藏条件,初步探索了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一、国内外碳酸岩盐油藏开发 (一】碳酸盐岩油藏的类型及天然驱动方式 国外学者根据油藏流体的性质和储油物性将碳酸盐岩油藏划分为:稠油油藏、溶洞/ 裂缝油藏、白晋微孔型油藏、常规碳酸盐岩油藏、礁块油藏五类。原油API重度小于 22的油藏为稠油油藏;溶洞/裂缝油藏中裂缝和溶洞为流体流动的主要通道,此外基质渗透 率、孔隙度、驱动方式也影响着最终的采收率;微}L型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为渗透率非常 低的基质孔隙,虽然也存在裂缝,但驱出基质微孔中油对提高采收率更重要;常规碳酸盐岩 油藏类似与层状砂岩油藏,沉积旋回决定油藏特性;礁块油藏具有大量颗粒碳酸盐岩的堆积 形成的海底地貌特征,其垂向孔隙度、渗透率非常高。对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油藏,由于 储油物性、流体性质、天然驱动方式均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提高采收率方法应用也各不相 同。 ·203· (二)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1.采收率变化范围 碳酸盐岩油藏最终采收率变化范围较大。统计接近开采界限的116个油藏采收率的变化 jrL[虱1。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的变化范围在10%~70%,大部分油田的采收率在20%~45% Marino油 之间。对于缝洞型油藏,又分为基质渗透率差(如西班牙的Casablance和Amposta 种。前一种油藏采收率在5%一35%范围内,后一种采收率能达到35%一60%。 嚣 翅 套 1Ⅲ 5 ’5 妒 妒 妒 j5 驴 ,,o 采收辜斯 图1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 2.采收率技术应用 对于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是获得较高采出程度的基本保证。已开发碳 酸盐岩油藏的采收率技术应用情况见图2。 ∞ 砷 ∞ 卯 ∞ 如 ∞ ∞ o 注水 注气 烃溶剂驱注cO: 注聚台物 水平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