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燃冲压模型发动机性能试验研讨.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燃冲压模型发动机性能试验研究 一 ————————————————————————————————————————————二—_二二∑r_————一 超燃冲压模型发动机性能试验研究 张新宇,顾洪斌,陈立红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压模型发动机燃烧室构型对燃烧性能、推力性能以及阻力等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调整支板长短、凹腔 个数等燃烧室几何参数,得到了模型发动机性能变化特点,为提高发动机性能提供了有效方法。 0引言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提高燃烧性能。_般气流和燃料在燃烧室内的驻 留时间为1-2ms。其间要完成气流与燃料的混合(如果是液体燃料还需要雾化、汽化等)、点 火、燃烧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而且还要保证燃烧的稳定进行。因此国际上在增强混合、 稳定燃烧等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尚无一种固定形式被广泛接受。常用的方法有采用支板 增强混合、增加喷油点;设置壁面凹腔,利用回流区和热核区稳定燃烧等¨。4’。但这些方法在 提高燃烧性能的同时带来总压损失,并增加了波阻和摩擦阻力。这样,进行由这些方法带来 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比较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着重研究了壁面凹腔对燃烧性能、推力性能的影响以及阻力系数的变化。同时对不 同长度支板的摩擦系数也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实验模型与实验条件 图l是用于本研究的基本模型。它采用侧壁压缩方式,在没有支板情况下收缩比为4。模 的燃烧段。尾喷管长300ram、膨胀比为1.7。实验采用支板起到增加收缩比和喷油点、同时增 强混合的作用。火焰稳定机构采用了壁面凹腔。模型发动机以航空煤油为燃料,为促进其点 火、缩短化学反应延时时间,采用氢气引导火焰。点火采用火花塞。 图2是模型发动机安装在实验段内的示意图。实验段直径2m、长3m,设有测力平台和 六分力天平、光学观测窗口以及压力测点与传输管线路。实验段上游的设备喷管提供马赫数 境‘”。 。 进气道 。 燃烧室 犀喷管. 图1侧压式超燃冲压模型发动机示意图 165 D 单级三喷管引射器 Po=2.5MPa m=40kg/s Pej”15kPa 图2实验段示意图 2、实验结果与讨论 典型实验条件由表l给出。燃料煤油从支板和凹腔上游壁面垂直喷射到超声速气流中, 总当量比是0.71。为缩短煤油点火延时,在煤油喷孔下游加入了当量比o.05的氢气。在壁面 凹腔底部设置了电火花塞点火装置。 图3是对于不同凹腔形状得到的点火前后模型发动机内部壁面压力分布。图中Ls表示长 支板,D与随后的数字分别表示凹腔深度和具 表1典型实验条件 体数值(单位mm)。设定凹腔时保持长高比不 马赫数 5.8 变,即L/D=7.5。图中空心标志表示点火前, 气流条件 总温(K) 1710 实心标志表示点火后。在凹腔深度12ram、6mm 总压(御a) 4.6 和无凹腔的三种不同实验中,无论是点火前还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