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民间传说PPT
灵隐寺飞来峰 同一景观、同一习俗解释有多种说法。如腊八粥传说。 第二节 民间传说类别及其代表作品 民间传说的分类按照传说核为标准可分为四个大的类型,即: 人物传说、 事件传说、 风物传说、 习俗传说。 ㈠人物传说 人物传说是以历史上真实、虚构人物为中心而生发出来的叙事作品,记叙他们的实际或经历,表明对他们的评价。 人物传说可以分为5个种类: 1.神仙传说:如西王母传说、太上老君传说、八仙传说、丘处机传说、张三丰传说。 2.帝王将相传说:如汉武帝传说、诸葛亮传说、杨家将传说、包公传说、岳飞传说、朱元璋传说。 3.巧匠名医传说:如鲁班传说,扁鹊传说,华佗传说,孙思邈传说。 4.文人传说:如孔子传说,李白传说,唐伯虎传说,曹雪芹传说。 5.政治人物传说:如孙中山传说,毛泽东传说,朱德传说,蒋介石传说。 ㈡史事传说 史事传说是以历史事件为叙述中心的传说。 史事传说可以分为3种: 1.重大历史事件的传说:秦朝焚书坑儒的传说,鸿门宴的传说,唐初玄武门事变的传说,黄巢起义的传说,李自成起义的传说,太平天国的传说等。 2.反抗外来侵略的传说:如鸦片战争的传说,义和团的传说,东北抗日联军的传说。 3.革命历史事件的传说:如黄花冈起义的传说,辛亥革命的传说,秋收起义的传说。 ㈢地方风物传说 地方风物传说是关于某个地方的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土特产、动植物等的由来、命名和特征的解释性传说。 地方风物传说可以分为4种: 1.自然景观的传说:对某些山、河、岩、洞由来和命名的传说,如望夫石传说,三门峡传说,西湖传说。 2.文化古迹的传说:关于某座楼阁、寺院、宫观、桥梁等的传说,如少林寺的传说,白云观的传说,赵州桥的传说。 3.物产传说:关于地方土特产的产生、特征、名称由来的传说,如杭州东坡肉的传说,天津狗不理包子的传说。 4.动植物传说:解释动植物名称、习性以及特征的传说。如斑竹的传说,十二生肖的传说,美人鱼的传说。 ㈣社会习俗传说 社会习俗传说是关于各地风俗习惯形成原因的解释性传说。 社会习俗传说可以分为4种: 1.节日习俗传说:解释节日来由的传说,如过年及其各种习俗的传说,泼水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传说。 2.人生礼俗传说:关于婚丧习俗的传说,如新婚闹房的传说,墓地种柏树的传说。 社会习俗传说 3.宗教习俗传说:关于神仙出身、学道、成神,关于神仙显灵,关于神仙制定某种禁忌、规矩等传说。 4.游艺习俗传说:关于各地各民族娱乐、游艺活动来龙去脉的传说,如放风筝的传说,敖包会的传说。 第三节 四大民间传说与节日风俗 一、《牛郎织女》与乞巧节 1、主要故事情节: ①兄弟分家、牛郎与老黄牛相依为伴; ②仙女到下界洗澡、牛郎偷仙衣; ③牛郎织女成亲、生下一双儿女; ④王母娘娘派兵捉拿; ⑤牛郎挑起儿女追到天上、夫妻被分隔在天河两边; ⑥七月七日鹊桥相会。 2、牛郎织女传说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源头是《诗经?大东》,体现了远古人们对天体星宿的崇拜。 第二阶段: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明显的加入了男女青年爱慕思念的成分,织女擅长织布,重感情的特点表现了出来。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中织女,他是王母的孙女,貌美,擅织,居住在天河之东,天帝可怜其孤独,命令她嫁给牛郎,后来天帝大怒,责令二人分开,只准一年相见一次。 第四阶段:成型,至今流传 3、牛郎织女主题思想 这一传说是我国封建时代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生活的产物,以封建家庭生活为背景,通过牛郎织女结合与离散的情节,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家庭关系所造成的婚姻悲剧,而鹊桥相会则表现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艺术特点: 把人和神、人间和天上揉合在一起,叙事的线索有两条:一是牛郎的遭遇;一是织女的遭遇。两条线索分合交错,使故事起伏跌宕,引人入胜。 5、乞巧节习俗 汉代,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宋以后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时期,七夕乞巧节变得很隆重,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称作乞巧市。 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喜蛛应巧 投针验巧 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二梁祝与双蝶节 1、主要故事情节: ①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②与梁山伯三年同窗读书、同床就寝;③梁山伯送别祝英台、英台暗示自己身份;④山伯访友、发现英台为女子;⑤英台已与别人定亲、山伯思念中病死;⑥英台墓祭山伯、合葬;⑦精魂化蝶。 根据民间传说,考证出10处起源地: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诸城、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 第五章 民间传说 第一节 民间传说的定义及本质 一、定义 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