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健康总论及传染病
(3)对症治疗。高热可用退热药及物理降温,腹痛剧烈用解痉药如阿托品及颠茄。 (4)管理传染源。病人应及时隔离,彻底治疗至粪便培养阴性。饮食业人员带菌者应调离现岗。 (5)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注意饮食卫生,管好水源,处理好粪便、污水和废水,灭蝇灭蛹;不喝生,不吃不洁的水果、蔬菜和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分别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按病原分类,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此外,最近还发现第6型和第7型肝炎病毒,暂定名为庚型肝炎病毒和输血传播病毒,但其致病性尚未明确。 甲型肝炎 1.概述 甲型肝炎病毒(HAV)抵抗力弱,在室温下能存活1周,干粪中25℃环境中能存活30天,在贝壳动物体中或在泥土、污水中可存活数月。煮沸1分钟,紫外线照射1分钟,3%甲醛25℃、5分钟均可灭活。 甲型(以及戊型)肝炎以粪一口为主要传播途径。水和食物,特别是水生贝类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主要传播方式。饮用水污染则是戊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甲型肝炎抗体(抗--HAvIgG)可通过胎盘从母体传给胎儿,因而6个月以内新生儿不易感染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病后一般认为可终身免疫。隐性感染者体内也可产生抗体。 2.临床表现 甲型肝炎潜伏期5~45天,病程呈急性过程,约1~4个月。 一般分三型: (1)急性黄疸型。表现为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尿色加深,巩膜、皮肤黄染,皮肤瘙痒。部分病人肝脾肿大,化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 (2)急性无黄疸型。比黄疸型更多见,起病较缓慢。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肝区痛。体检可发现肝脾肿大,化验肝功能异常。 (3)急性重型肝炎。死亡率高,发病多有诱因。起病后未适当休息,营养不良,饮酒,用药不当使黄疸迅速加深,出现肝体积缩小,肝臭有味,中毒性腹胀,全身出血,肾功不全(肝肾综合征),烦躁谵妄,抽搐昏迷(肝脑综合征)等。 (4)瘀胆型。较少见。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自觉症状较轻,常有明显肝肿大,皮肤瘙痒。化验肝功能异常。 3.预防原则 (1)一般性治疗。休息隔离,必要时卧床,限制运动量,忌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重型肝炎限制蛋白质)。 (2)甲肝大多是自限性经过,一般不演变为慢性,主要是采取护肝和对症治疗。如口服肝泰乐、益肝灵或静点茵栀黄,适当补充维生素B、c即可,一般不主张抗病毒治疗。 (3)避免生食海产品是预防关键,隔离患者是控制传播的重要措施。一般甲肝应合理用药,如不合理用药,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加重病情。 (4)甲肝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主动免疫后甲肝抗体滴度可长期维持。在流行时间可对有密切接触史的高危人群用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预防。 乙型肝炎病毒(HBV)抵抗力很强,能耐受60 ℃ 、4小时及一般浓度消毒剂,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气消毒可以灭活。在血清中30~32℃可保存6个月,-20 ℃ :中可保存15年。乙肝急性发病前 数周、直到慢性期病人以及病毒携带者均是乙肝的主要传染源。凡血清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者称为HBsAg携带者,我国人群比例高达10%~15%。血液、体液及母婴垂直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如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器、分娩、哺乳、性接触(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乙肝以散发为主,有家庭集聚现象。在我国乙型肝炎是肝硬化、肝细胞癌主要病因。 五、如何才能获得健康 1、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2、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善食,均衡营养。 4、合理的运动。 5、健康的心态。 第二节:常见传染病 传染及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的广义概念亦称感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 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有传染性,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 立克次体、螺旋体等)感染人体后而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由于大学人群密集,不少人缺乏卫生知识,缺少良好的卫生习 惯,传染病很容易传播。因此了解传染病的发生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十分重要。 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 2 .隐性感染。 3 .显性感染。 4 .病源携带状态。 5 .潜伏性感染。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 是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除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尘埃是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白喉等的传播途径。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遗体表面防腐操作擦拭涂抹法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遗体防腐整容操作废液收集方法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unit1Financialsystem金融英语第一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pptx VIP
- 2024版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1] .pdf VIP
- 教学课件 管理学基础(刘璇 张永良).ppt
- 教学楼、教学楼水电施工组织计划.docx VIP
- 41水平五 篮球单元18课时计划-《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说课稿.docx VIP
- 遗体防腐操作废液排放的监测及控制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我的梦中国梦——共筑中国梦PPT课件.pptx VIP
- 中国天眼完整版本.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