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九上两面国学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面国》学案 永年七中 玉志昌 一、1、《两面国》选自 ,作者 。是 (朝代)小说家。 2、课文的题目是“两面国”,其含义是什么?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摘选的这一部分具有讽刺意义。B、两面国人的儒巾下都藏着一付恐怖狰狞的面目。 C、课文通过对两面国人神态的对比刻画,揭示小说的主题。 D、文章所写之事过于缥缈,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具有“两面”性的人。 4、多九公道:“诸如此类,也是世间难免之事,何足为怪!”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你在现实中见过类似“两面国”中的人吗?你怎样看待这样的人? 二、读选文,回答问题: 多九公回船,腿脚甚痛,只得服药歇息。不知不觉,睡了一觉,及至睡醒,疼痛已止,足疾竟自平复,心中着实畅快。……多九公道:“诸如此类,也是世间难免之事,何足为怪!老夫痴长几岁,却经历不少。揆其所以,大约二位语不择人,失于检点,以致如此,幸而知觉尚早,未遭其害。此后择人而语,诸凡留神,可免此患了。” 6、摘出两面国人不同神态的句子。 ⑴ ⑵ 7、分别概括选文两段的意思。 ⑴ ⑵ 8、两面国的人依据什么变换脸面? 答案:1、《镜花缘》;李汝珍;清代。2、“两面”的意思是有两面性,即谦恭的一面和傲慢的一面。3、D。4、这句话是告诉他们,世间具有两面性的人其实不少,不必大惊小怪。(意近即可)。5、言之成理即可。6、⑴和颜悦色、满面谦;⑵脸上冷冷的,笑容也收了,谦恭也免了。7、⑴唐林二人叙述在两面国的受到的不同待遇。⑵写唐林二人揭开两面国人的真面目。8、两面国的人依据人的外表变换脸面。 三、作者简介 作者李汝珍(1763-1830年),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清代小说家.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这本《镜花缘》。李汝珍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文学、音韵等,鄙薄时文,还精于围棋。乾隆六十年(1795),曾于板浦举行公奕,与九位棋友对局。后又辑录当时200余局棋谱,成书《受子谱》。作品有《镜花缘》《李氏音鉴》等。 四、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五、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叙述唐敖等人游历两面国的起因(开端) 第二部分:多九公回船,三人谈论衣着问题(发展) 第三部分:记叙唐敖、林之洋游历两面国的经历(发展与高潮)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局 六、课文探究 1.题目是“两面国”,其含义是什么?两面国的人依据什么变换脸面? (A、两面国的人外貌是两副面孔;他们嫌贫爱富,势力多变。B、依据一个人的贫富以及社会地位变换脸面) 2.你在文学作品中或现实生活中见过类似“两面国”中的人吗?对这种人你怎样看? 七:重难点探究 1.作者是怎样借“两面国”来讽喻现实的? 作者用漫画的笔法,嘲讽和批判了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两面国”的人天生两张脸,对着人一张脸,背着人又是一张脸,即使对着人的那张脸也是变化无常的。对“儒巾绸衫”者,便“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对破旧衣衫者,冷冷淡淡,话无半句。一旦揭开他的浩然巾,他就露出狰狞的本相。作者正是借助这些戏谑的描写来讽喻现实的。 2.两面国人对人的态度反差巨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唐敖、林之洋初见两面国人时,唐敖衣着华贵、林之洋衣着寒酸,当唐敖上去与两面国人交谈时,两面国人和颜悦色、满面谦恭,让人觉得可亲。而当他们面对身着布衫的林之洋时,脸色立即变得冷冰冰了,也不再谦恭。这是两面国人的第一次变脸。而后文中唐敖与林之洋换衣之后又一次面对两面国人时,两面国人对林之洋谦恭而把唐敖冷淡起来。由此可见,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衣着所表现出来的人的富贵贫贱。 八、写作手法探究 1.语言运用 漫画式的描写,通过夸大和变形写出了社会的丑恶与可笑。 文中两次描写两面国人在浩然巾遮盖下的面目,令人不寒而栗。“不意里面藏着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他见了小弟,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登时他就露出本相,把好好一张脸变成青面獠牙,伸出一张长舌,犹如一把钢刀,忽隐忽现”,作者在写唐敖和林之洋见到恶脸后的反应时,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小弟一见,不觉大叫——声:‘吓杀我了!’”“俺怕他暗处杀人,心中一吓,不因不由腿就软了,望著他磕几个头,这才逃回”。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被恶脸吓得跪地求饶,戏谑中带给我们几分思考,作者正是通过这样夸大和变形的描写,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2.技法运用 驰骋奇思异想,巧设情境,讽喻现实。 本文作者李汝珍生活在封建社会即将灭亡的清朝末年

文档评论(0)

tpxxzh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