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马铃薯国际研讨会概况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马铃薯国际研讨会概况 何卫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成都610066) 2005年5月26~27日,“四川马铃薯国际研讨会”在四川省广壹市召开。会泌F}1四 川省科技厅主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与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英中贸易协会及国际 马铃薯中心(cIP)驻北京办事处协办。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农科院、广安市市委市政 府领导及来自英国、荷兰、加拿大、秘鲁、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比利时等7个国家的 14名国外专家和国内7个省市、四川省内11个市(州)的160余名专家、企业和科技管 理部门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交流了如何充分发挥四川省马铃薯生产独特的生态 气候和区域优势以及科技优势,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日益增 长的市场需求;挖掘潜力,迎接挑战,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要的支柱 产业之一。同时商讨在马铃薯育种、栽培、种薯生产、病虫害防治、生物技术和产后加 —r等方面建立和加强广泛的国内外科技和产业合作,共创马铃薯的发展。四川省科技厅 还会同四川省农科院组织了马铃薯新品种、优质种薯脱毒技术和栽培技术的现场试验示 范参观(广安市武胜县和成都市彭卅l市)。N内外企业和科研单位在会场展示r新产品和 技术并发放了有关资料。 I研讨内容 本次会议研讨的内容分为6大类,包括马铃薯总体情况、遗传育种、栽培生产(包 括病虫害防治)、生物技术、产后/J13-和社会经济及市场。 1.1总体情况 四川省农科院何卫博士全面介绍了四川省马铃薯的生产和研发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为国内外与会者就四川省马铃薯的发展提供了讨沦交流的基础。四川省马铃薯科研已经 具备帽当的基础。只需政府、企、止和科研单位紧密结合就将大大促进四川省马铃薯的发 展。国际马铃薯中心驻京办主任王毅|_I蕈士介绍r吲际马铃薯中心的科研项f1,重点提 及了该中心在品种资源的提供、技术信息交流、人员培训等力面对中斟和四川的重要作 用.合作潜力很大。英困的两位代表发言介绍了著名的英吲苏格兰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的 综合科研和开发,并表达与四川省合作意愿。 1.2育种 欧荚等国家目前马铃薯的品种选育仍然采用常规方法为主,如荷兰的两大公司 AGROCO和HZPC,但他们的育种规模很大、系统性强、资金和人员稳定、效果好,品 种育成后可投放市场并通过品种权获得回报。 13栽培生产(包括病虫害防治) 荷兰瓦核宁根大学Anton lIaverkort博士报告的马铃薯持绩生产的决策支持系统将 解决马铃薯生产的综合决策问题.有助于促进和优化马铃薯生产,有利于育种方法的制 订,有勤于全面提高马铃薯生产的综合性和效率,实现马铃薯生产的标准化和现代化; 晚疫病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利用现有成熟的各项栽培技术和综合病虫害防治技 术的组装,包括马铃薯晚疫病的预测预报和防治系统以及病原菌生理小种和交配型变异 动态监测及其对生产上主载品种的致病致害性、抗药性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使马铃薯 (春季)生产达到规模化和规范化;比利时的马铃薯青枯病快速检测方法值得四JIl省借 鉴;在四川省农科院现有快繁体系的基础上引进消化目前世界上领先的阿根廷INTA无 糖组织培养快繁方法SAH。该方法有望大大提高目前快繁的效率5倍以上从而大大降 低成本(至1/3),有利于大规模推广脱毒薯。另外还包括春、秋、冬季马铃薯栽培的模 式化、防止低温糖化的贮藏技术等。 1.4生物技术 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马铃薯育种主要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基因组研究、 不同品种的分子指纹鉴定技术、防治低温糖代谢的机理和控制;在品种脱毒方面报道了 低温冷冻技术。生物技术在马铃薯育种方面应加大力度,虽然目前国际上这方面取得的 实际效果很有限.如分子标记在育种上的效果还不稳定。 1.5产后加工 会议主要所涉及到的马铃薯加一C主要包括: 加强马铃薯加T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研发; 新刊巾小型加“【:技术和配套设备研发; 精制淀粉和变性淀粉深加1二技术与系列产品研发; 全粉及快餐食品系列新产品研发; 薯片、马铃薯条等方便休闲食6&; 积极开展马铃薯加1二综合利用,如蛋tf质和纤维等产品的歼发。 四J|『省农科院马铃薯课题组谢江副研究员对四』Il省的马铃薯加1一和研究项目情况 作了全面的报告;联合I剖亚太地区农业工程和机械化中心APCAEM常务副主任常平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