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标本检验之前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docVIP

生化标本检验之前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化标本检验之前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生化标本检验之前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孟晓辉 黄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特殊检验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在实验室质量控制过程中,检测前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本文就针对生化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展开讨论,和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做一些交流和探讨。全文共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为待检者的准备工作、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标本的处理、运输与储存。 【关键词】生化标本 检验前 质量控制 一、待检者的准备工作 检验前待检者准备工作的重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饮食,对于高血压四项以及肾功五项标本而言,其实验结果受饮食中不同成分的影响,所以最好清晨空腹采血。 第二,生理状态需要注意几点:首先剧烈的运动、紧张激动的情绪等均会对神经内分泌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体内的新陈代谢也会因此出现异常。如果高血压四项、泌乳素是处于兴奋状态下采集的,则检测结果会出现偏高的差异,所以采血前需要患者安静休息半个小时;而生长激素运动激发试验恰恰相反,则对患者的运动量有所要求,因此需要上下楼梯跑动五分钟后再采血。其次,时间因素,激素的分泌过程呈现出一定周期性及昼夜节律变化的特点,比如ALD在早晨是分泌高峰阶段,而晚间零点下则降至最低水平,所以根据其节律变化分时间段进行采血,报告上要注明单次采血的时间。对于成年女性而言,其月经周期或者孕期状态下,体内的激素水平也会出现明显波动,所以严格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采集标本才能将患者的临床状态准确的反映出来,标本采集时间间隔相对固定,复查时最好与上次检查的时间相同,提高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再次,血清PSA浓度的影响因素也很多,比如前列腺按摩、直肠指检、膀胱镜等操作均会导致PSA升高,所以采血前要问清楚,采血要放在检测血清PSA前或者后一周进行,如果进行前列腺活检后则时间更长。最后,在酸性尿液中,尿beta;2-MG、尿IgG极易失活,所以要叮嘱患者先排掉晨尿再留尿,然后饮用500mL水。 第三,体位因素,血液循环受体位的影响十分明显,这是由于不同的体位会改变血液与组织间液的平衡,从而细胞成分、大分子物质的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改变。所以采血时体位要固定,患者处于卧位,则采血时间放在早上6: 00-8: 00;如果患者处于立位,采血则放在起床后3h。 第四,某些药物对结果的影响,比如缩合葡萄糖、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果糖均可加深颜色反应,可引起假性蛋白浓度升高,影响肝功中蛋白的检测;使用了别嘌呤醇、卡马西平、红霉素、环磷酰胺、苯巴比妥、罂粟碱、雷尼替丁、保泰松、青霉胺等一些药物后均可使ALP升高,而使用了安妥明、口服避孕药等药物却可使血清中ALP降低。还有一些头孢类的药物,例如头孢西丁、头孢噻吩、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均可使血清肌酐测定结果升高。 二、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三查七对,即采血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检测项目以及标本编号等进行仔细核对,防止出现标本采集错误; 第二,采集器械要选择有生产资质正规厂家生产的,尽量采用含促凝剂的真空玻璃试管,减少软塑料管,认真统计血液采集器械的质量以及标本溶血的相关性; 第三,抗凝剂,采集标本用血浆全血要加入抗凝剂,抗凝剂配置过程中要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的内容,采血时要根据抗血剂与全血的比例进行,防止出现全血过剩或者过少而造成凝血或者溶血的现象; 第四,在选择血管过程中要注意,成人一般情况下会选择肘正中静脉采集标本,而儿童多选择颈静脉,注意采集过程中要避免稀释标本的情况,比如静脉输液同侧采血等;此外,要提高医务人员的穿刺技术,因为技术不熟练针头在血管内进出次数过多会造成溶血; 第五,控制标本量的多少,通常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其血液分离出的血清量一般在0.45~0.5 mL范围内;对于某些特殊的患者而言,比如出现水肿,由于其血液黏度相对较高,所以要增加采血量; 第六,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溶血,比如扎止血带不可过紧,时间不可过长,通常控制在一分钟以内;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真空玻璃试管,这样可以防止注射器采血过程中由于针头过小对红细胞产生破坏;保持采血过程中接头的牢靠性;抗凝剂混匀过程中要求力量要轻; 第七,有些特殊标本对采集时间、采集温度的要求相对比较严苛,比如血管紧张素II是由血管紧张素I转化而来,所以采血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阻断转换酶与血管紧张素酶的活性,比如加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者二硫基丙醇等,并迅速低温分离血浆,整个过程不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