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余光中《乡愁》有感
【文题展示】
4、“读余光中《乡愁》有感”
【命题分析】
这道题要求写一篇读后感,首先必须对文本对象《乡愁》诗作的内容和情感有充分的理解和思考,并有所领悟。
《乡愁》是余光中多年来创作的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中最为情深意切、音调动人的一曲。他从自己深刻的生活体验出发,在广阔的时空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特征鲜明的物象,又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清晰的时间流程,概括了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漫长的生活经历,极其凝炼地传达出诗人独特而又带有普遍意义的生活体验,寄寓了诗人对祖国的绵绵思念,包容了千千万万海外游子不尽的思乡之情。如果说前三节所抒写的母子别,新婚别和生死别仅是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那么最后的第四节则把诗人个人的悲欢情怀与强烈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极其自然地把个人的悲欢引向了民族统一的渴望。它是一支柔美而略带哀伤的“思乡曲”,也是海外赤子深情美好的恋歌。余光中有着深厚的“中国情结”,他的乡愁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单薄的对故土的思念;而是具有历史感、地域感、沧桑感的爱国情怀,是对中国文化遗韵的怀思,是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
在读过这样一首篇幅短小而情感厚重的诗歌之后,涉世不深的高中生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下面几点可作参考:
1.唤起对美好情感的体验和记忆。
在现代社会和平年代生活的少年,穿的是名牌服装,玩的是电脑游戏,看的是偶像剧,物质充裕,而情感却单调而贫乏,甚至有些麻木。所以文题的设计可以帮助唤起学生对亲情、乡情、民族情、爱国情的体验和记忆。
2.提起对情感家园、情感归宿的思索。
随着现实社会的多元化,各种思想观念在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情感世界,人们开始喜爱陌生的城市,流连酒后的街头,呼唤青春的流浪。当摩登高楼慢慢遮蔽了视线,当流行文化稀释了纯真,当感官享乐占据了大脑,我们的情感家园在何方?文题可以提起学生对自己情感归宿的思考。
3.引发对生命、情感、文化根源的追溯。
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树高千尺不忘根”,生命有根,思想有根,那么我们生命的“根”、情感的“根”、文化的“根”在哪里?无论走到何处,亲人、故乡、祖国永远是我们的“根”。命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生命、情感、文化根源的追溯。
【思路点拨】
以“读余光中《乡愁》有感”为题的作文,在立意上要牢牢抓住“乡愁”这一情感根基。这种情感,无论何时何地,总是挥之不去,甚至魂牵梦萦,刻骨铭心。这种情感在不同人的生活中表现各异:有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有的是忘不掉、隐不去的纯真甜蜜;有的是生根发芽般的牵肠挂肚,有的是孩童恋母似的眷恋不舍,有的是为美丽的青山绿水而陶醉,有的是为独特的人文地理而骄傲。表达上可以议论抒情,但必须有感于《乡愁》,从文本中自然生发情感,展开联想,引发共鸣,诉诸笔端。可从如下角度切入:
1.托物寄情,抒写个人情怀。
乡愁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乡愁是源于对往昔之物的特别缅怀,当夜雨响在耳边,乡愁也就在我们精神的海底如约而至。因为每次的归去来兮,所以我们的乡愁像西出阳关的旅人,充满了蓦然回首的美感。要抒写这样一种美好的情愫,其一,要有真挚的情感,无论是对故乡的思念,还是对祖国的热爱,都要真实、自然、亲切、深沉,不能矫揉造作;其二,要避免写得抽象空泛,可以选择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事物作为情感的载体,即采用托物寄情的写法。高峻的山脉,悠远的河流;神奇的土地,多情的明月;悠长的小巷,古老的石阶;草木的气息,野菜的味道;热情的人民,淳朴的民风……这些都可以成为你寄托情感的载体。
2.谈古论今,感受共同心声。
乡愁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历久弥新的主题,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真挚情怀。打开记忆的卷轴,你能看到许多满怀乡愁的文人,想到那些耳熟能详的诗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当这些诗句和人物一起出现在脑海时,你就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找到这些材料中的共性,既可以从广度上拓展,也可以从深度上挖掘;既可以从时间上传承,也可以从空间上连通。这样,情感更深厚更博大了,文章也能够写得更厚重更理性。
3.联系生活,评价现实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思乡爱国的情怀有很多种表现。尤其是在特殊的历史时刻,人们的爱国热情都能被充分激发:从汶川大地震赈灾到举办奥运会,无不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忱;反对侵略,抵制外敌,维护世界和平,无不表现出超强的民族凝聚力。对这些现实生活表现,可以进行激浊扬清的理性评价。尤其是在充满物质与名利的争夺、金钱与道义的较量的社会生活中,有些情感也似乎被现代物质文明改造得面目全非,导致精神世界日益空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