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味中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州,味中味   沈园的诗   我们总在羡慕“傻有傻福”的人,其实我们也该羡慕貌不出众却让人念念不忘的地方。沈园就是如此,要不是陆游和唐婉的千古绝唱,一处江南随处可见的私家园林绝不会游人如织的。   看沈园,说透了,就是去看那堵刻有《钗头凤》诗句的断壁,和这一对苦恋着的人儿留下的足迹和泪痕。原本清丽芳艳的沈园,被这样感伤的目光看久了,不免有了几许幽怨。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扫宋词纤艳之风”的陆游竟写出这样缠绵悱恻的情诗,可见有一种心疼是可以改变人的习惯思维和创作风格的。奉母命而休爱妻,作为孝子陆游的选择该多么艰难!母亲是妻子的姑妈,既然应允亲上加亲,本不该出现如此尴尬结局的。陆家的隐私当年就不为外人所知,今人猜测的准确性更要大打折扣了。是唐琬不孕、不孝或过于缠绵而致丈夫丧志?事实上,原因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看到了一对男女的无限深情和万般无奈。而两人题在断壁上的诗词,为痴男怨女的凭吊和感怀提供了十分优雅清幽的场所。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据说,唐琬写完这首《钗头凤》后,不久就辞世了。呵呵,愈发浓郁的悲剧气氛无比有力地击中了人们心底的那片柔软!   这沈园原本是南宋越州沈氏的私家园林。园子的主人为讨好富贾名流,每年春季都将园子对外开放,游人可在此游乐、留宿、享受美食。遥想当年,陆游亦不过是沈园的游客罢了,开始是与唐琬一起来的,采了菊花,弄了菊枕,后来却是离异后沈园偶遇的无限怅然,陆游所有的爱意和伤心都留给沈园了。他得到的回报非同寻常!如今的沈园几成“陆园”。从入口处的“断云岩”、“诗境石”,到园中的“问梅槛”、“春水亭”,哪个不是出自陆游的诗句或源于他的足迹?   经历八百年沧桑,沈园被彻底地翻修遍了,留下的古物唯有几口古井而已。不过,到这里的人都宁愿相信这块断壁依然是当年陆游和唐琬题词的断壁,边上黄色腊梅的一缕缕清芳,亦曾被唐琬闻过。   忧伤的陆游却是长寿的,活得牙齿都掉光了,他依然三番五次地重游沈园,每次都留下了情深意长的诗词。75岁时写《沈园》二首,得“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等妙句;81岁时犹有“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的无限忧伤;84岁时,也就是他离世前一年,依然不忘与沈园道个别,一句“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写给唐琬也写给自己。   呵呵,沈园,陆游的爱情基地和创作基地!一代诗词大家对它至死不渝的钟爱,让沈园不朽了,而世间的爱情也因此有了万般无奈的千古样本。      兰亭的书法   文人墨客聚在一起总是喜欢玩点花样的。1600多年前的东晋,王羲之等一群雅士就在兰渚山下的兰亭玩曲水流觞的游戏:取一杯盏,斟满醇酒,置于清流之上,任其漂流。按规定,一旦酒杯停在某人的面前,他就必须取杯饮酒并即兴赋诗一首,如赋诗不成,则罚饮三杯,又继续流觞。那一天,在兰亭有26人共赋诗37首。   这样的玩法换成别人,也许影响不大,当时的传媒不发达,也没有狗仔队。问题是王羲之的书法好生了得,生前就已洛阳纸贵。而后人对他的评价是:王羲之完成了中国书法由古体的篆隶向今体的楷、行、草的转化,开创了妍美俊健的书风,框定了此后中国书法的大致面貌。公元353年农历3月3日,王羲之将文朋诗友的37首诗汇成集子,并亲笔写了《兰亭集序》,这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行书”,历代皇宫都以收藏《兰亭集序》真迹为荣。到了唐高宗时,它突然销声匿迹了,传说被唐高宗和武则天带进了乾陵。好在有“王羲之传本墨迹”流传于民间,后人才得以心摹手追这位书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神韵。   时隔千年,兰亭依然是古山阴道上的亮点。在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王羲之眼中的茂林修竹、清流激湍还在,游人亦可像当年的文人雅士一样游目骋怀,纵情于山水竹木、野壑闲云之间。   兰亭以流觞亭为中心,周围有鹅池碑亭、御碑亭、右军祠等旧景。鹅池碑亭旁真有一池碧水,养着几只白鹅,现代人都喜欢“真实再现”,这让某些人传统的审美轻易就得到了满足。王羲之爱鹅,相关逸事不少,包括绍兴城内的王羲之故宅改名“戒珠寺”也与他的爱鹅嗜好有关。据说,王羲之从鹅的一举一动揣摩出拈毫运笔之法;执笔时如鹅头昂扬微曲,运笔时则似鹅掌拨水,所以,才有“鹅项舒,笔妙徐;鹅项软,笔妙展;鹅项鸣,笔妙惊;鹅项曲,笔妙悟……”的书法歌诀。   来兰亭游玩,最好独行,缓步其间,既能慢慢享受园林的清幽,又能领略历代书法的奇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