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美与现代性的兼容并重
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雄辩地说明京剧艺术的水准、品位、价值、地位、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这对于京剧艺术的挖掘、保护、继承、创新,无疑是兼得天时、地利、人和的重大利好消息。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不等于进了博物馆,存入保险箱,从此就可以束之高阁,永存不朽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是“丹书铁券”、护身法宝。如果今后保护不好,传承不力,有名无实,随时都可能被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淘汰除名,将有损于民族尊严、国家信誉。所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是一种崇高的荣耀,更足一种庄严的承诺,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胡锦涛主席在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贺辞中指出:“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满怀强烈的使命意识,遵循京剧艺术的发展规律,坚持古典美与现代性兼容并重的方针,不断开掘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宝藏,谱写京剧艺术的新篇章,为人类文化传承做出新的贡献。
在我国剧坛上,京剧艺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历来受到官方、民间的重视。远的不说,即从徽班进京200周年以来,就有一系列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京剧艺术的政策措施付诸实施: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和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相继成立,中国戏曲学院新址的落成,多届“京剧之星”推荐活动的举办,京昆艺术演讲活动的开展,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简称“青研班”)、“中国京剧流派艺术研习班”的尝试,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和“彩霞、晚霞工程”的完成,多项赛事的百花齐放,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五年扶持计划的实施并推出一批有基础、有分量的京剧剧目……全国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为了国粹京剧的繁荣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从未间断。
平心而论,京剧作为最受宠幸的“国色天香”,其机遇条件和生存状态大大优于其他剧种和其他剧院团。然而,与投入相比,京剧艺术的现状远未尽如人意。在传统继承、人才队伍、文本创作、艺术生产、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依然存在着深刻的危机,成为令人纠结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才能彻底改变京剧久振不兴的局面?见仁见智,开出很多药方。譬如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如果能有一位热爱京剧、重视京剧的高端领导人出现,促使政府加大对京剧的扶持力度,京剧的繁荣兴旺将指日可待。诚然,能有热爱京剧、重视京剧的领导人出现当然是京剧之幸,政府加大对京剧的扶持力度则可谓好上加好。但是,事实证明:仅靠外部“给力”和“输血”,只能解燃眉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京剧艺术的孕育、形成、鼎盛、衰落、起伏,是时代、环境、地域及艺术本身、接受主体等内外因素交叉汇合的结果。过去在极左思潮笼罩下,一味不加分析地批判清廷扼杀花部皮黄,显然有违事实,有失公允。现在片面夸大慈禧和清廷对京剧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不是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态度。特别是处在当今激烈竞争、众声喧哗、追求公平的时代,京剧艺术唯有自尊才能自立,唯有自强才能自救,唯有有为才能有位。片面强调外因,将希望寄托于个别领导人的兴趣和爱好,奢望得到特殊关照和永久娇养,让人捧着、宠着,是没有出息的表现,只会销蚀京剧主体和京剧本体的斗志,滋生依赖思想,难以从根本上摆脱危机。为了少走弯路,不陷迷津,现在最为紧迫和至关重要的足克服“重申报,轻保护”的思想倾向,借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东风,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京剧艺术兴衰起伏之规律,深刻认识京剧艺术本质特色,总结经验,接受教训,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摸清京剧家底的前提下,制定科学而切实可行的振兴计划。不断优化外部环境,激发京剧艺术主体本身的创造活力,一步一个脚印地为京剧振兴多做实事。
京剧艺术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戏曲的骄子,是根植于幽燕文化沃土的国色天香,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结晶。由于京剧的崛起和鼎盛,掀起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三次浪潮,迎来我国戏曲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京剧艺术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和写意性,以形传神,物我渗透,描摹并表现了华夏民族的生活态度和生命状态。京剧按照真、善、美的原则,将生活的自然形态提炼概括为节奏鲜明、内涵丰富的程式,“有声皆歌,无动不舞”,将歌、舞、剧综合成载歌载舞的戏剧形态。念白朗朗上口,唱腔优美动听,身段富有韵律感,积淀、凝聚了一整套古典形式美,集中、鲜明地体现出东方戏剧的审美风采。
京剧剧目具有历史性、连贯性和系统性,继承了昆曲、京腔、徽调、汉调、梆子、秦腔、柳枝腔、罗罗腔等声腔剧种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大量剧目。内容丰富,视野开扩,样式丰富,多姿多彩地反映了广阔复杂的社会人生。展现出立体、形象的中国历史画卷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图景。有着近200年历史的京剧积累创造出5000多出剧目,鼎盛期经常上演的就有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