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墓地出土之玉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虢国墓地出土之玉琮   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器,其形状为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说文》曰:“琮,瑞玉,大八寸,似车缸。”琮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历经夏、商、周三代,秦汉以后逐渐消失,它前后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本文择取了虢国墓地出土的8件玉琮做一介绍,以供读者鉴赏。   小臣琮(图1)   通高12.1厘米,射高2.2厘米,射内径4.1厘米。出土M2009棺内,和田青白玉,局部受沁有黄白色斑点。体呈纵长形,内圆外方,射较高。一端近射稍下处有一似卜骨钻灼痕的穿孔;另一端射口平面处竖刻铭文“小臣妥见”单行四字。这件玉琮当为商武丁时期的遗物,为商玉之精品,可能是西周早期的战利品。   青玉琮(图2)   通高13厘米,射高2.3厘米,射内径6.5厘米。出土于M2009墓主人腹部。青玉,局部受沁有黄褐色斑。体呈纵长形,内圆外方,两端有短射。   青玉琮(图3)   通高3.6厘米,射内径3.1厘米。出土于M2009墓主人胸腹部,青玉,局部受沁成黄褐色。方柱体,内圆外方,射较短。   青玉琮(图4)   通高4.1厘米,射内径3.3厘米。出土于M2009墓主人胸腹部,青玉,大部受沁成黄褐色。方柱体,内圆外方,射较短。   青玉琮(图5)   通高4厘米,宽6.3厘米,射内径5.9厘米。出土于M2011墓主人左腿外侧,稍残。青玉,大部分受沁呈灰白色,微透明。体扁矮,内圆外方,有短射,四面各饰两条竖向平行阴线纹。   青白玉琮(图6)   通高3.9厘米,射高0.9厘米,射孔径1.6厘米。出土于M2009墓主人胸腹部,青白玉,局部受沁有黄褐斑。体呈纵长方形,内圆外方,射较高,且呈多边形。   青白玉琮(图7)   通高2.5厘米,射内径3厘米。出土于M2009墓主人胸腹部,射一端稍残。青白玉,局部受沁有黄褐斑纹。体扁矮,内圆外方,射较短。   青白玉琮(图8)   通高3厘米,射孔径2.2厘米。出土于M2009墓主人胸腹部,青白玉,局部受沁呈黄褐色。体较矮小,内圆外方,射较短。四面中部各有一道纵向凹槽,射一端近口沿处有一个马蹄形小穿孔。   “琮”字最早见于《周礼》等古籍。《周礼?春宫?大宗伯》曰:“以玉作六器,……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周礼?春宫?典瑞》云:“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郑玄于此注曰:“以璧琮敛尸,於大敛焉加之也。驵读为组,与组马同,声之误也。渠眉,玉饰之沟琢也,以组穿六玉沟琢之中,以敛尸。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璧在背,琮在腹,盖取象方明,神之也,疏璧琮者,通于天地。”但依文献记载和虢国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玉琮情况进行对照,只有用玉琮来敛尸可信,玉琮在墓中的位置也不像郑玄所说的都在腹部,有的或在腿侧,或在棺盖上。   近代学者对玉琮的用途也是歧义不一,莫衷一是。或认为把玉琮放在死者身旁可以对尸体起神秘的巫术作用;或认为玉琮的内圆外方,象征天地的贯穿;或认为玉琮为性器之函,用来贮藏祖主;或认为玉琮像井,为祭地之物。但我们认为西周时期玉琮的用途是多方面的。首先,西周时期的玉琮是用来作为祭祀用的重要礼器之一,它与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称为“六器”。玉琮的造型是内圆(孔)外方,似是印证“璧圆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故《周礼》中有“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的记载。玉琮不仅是奴隶主贵族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也是巫师通神的法器,有时巫师也用玉琮来镇墓压邪、敛尸防腐、避凶驱鬼。如在虢国墓地M2009墓主腹部出土的一件玉琮(图3),通高13厘米,射孔径6.5厘米,这种较大的玉琮无疑是礼器。其次,西周时期的玉琮具有敛尸之功能。如虢国墓地M2009出土的玉琮大多在墓主胸腹部,M2011出土的一件玉琮在墓主左腿外侧。第三,西周时期的小型玉琮应作为装饰品。如在虢国墓地M2009出土的一件小玉琮(见图8),通高仅3厘米,射孔径2.2厘米,近口沿处有小马蹄形穿孔,这种穿孔玉琮不多见,证明玉琮是可以穿系佩戴的。第四,玉琮也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玉琮于墓葬中出土时有如下特征:墓葬规格高,规模大,随葬品较丰富;墓主人多为男性;琮常与璧伴出。如在虢国墓地已发掘的二百多座墓葬中,仅M2001、M2009和M2011三座墓葬出土有玉琮,而M2001墓主虢季和M2009墓主虢仲皆为虢国的国君,M2011墓主为太子,是虢国未来之国君,均符合以上墓葬出土玉琮的特征。   综上所述,虢国墓地玉琮的形体多较小,形制为扁矮形和细高形,内圆外方,两端为短射,大多光素无纹。这表明西周时期玉琮的用途已经多样化,它不仅仅是礼器,而且具有敛尸和装饰功能,同时也是财富、权力的象征。虢国墓地出土的玉琮是中国玉文化的瑰宝,它为研究古玉琮的形制、用途和使用方式提供了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