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的区被规划的城生活记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建的区被规划的城生活记忆

Cultural Studies@Lingnan 文化研究文化研究@嶺南嶺南 Volume 4 第四期 (2007) : 還政於民的日常生活 Article 3 政治 3-2007 重建的市區 : 被規劃的城市生活記憶 Lai Zyu HON Follow this and additional works at : .hk/mcsln Part of the Critical and Cultural Studies Commons Recommended Citation 韓麗珠 (2007) 。重建的市區 : 被規劃的城市生活記憶。文化研究@嶺南,4 。檢自:.hk/mcsln/ vol4/iss1/3/ 。 This 專題文章 Feature is brought to you for free and open access by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Studies at Di 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 It has been accepted for inclusion in Cultural Studies@Lingnan 文化研究@嶺南 by an authorized editor of Di 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 文化研究@嶺南 第四期 2007 年 3 月 重建的市區──被規劃的城市生活記憶 韓麗珠 前言 市區重建局以「透過適當的途徑,改善不同地區的經濟和環境狀況,為地區帶來新 氣象」及「以全面規劃方式,與合作夥伴及有關人士同心協力,利用重建發展、樓 宇復修及保育文物的工作,改善市區的生活質素,為舊區注入新的色彩。」 1為理 念,自 1998 年開始提出多個舊區重建計劃,包括永久封閉旺角整條康樂街(俗 稱雀仔街)及奶路臣街中的兩段路段,將之納入重建範圍,與鷹君集團合作,於 2004 年落成的朗豪坊;又把灣仔南部部分地區,包括利東街及其附近一帶,納入 H15 市區重建計劃之內。至於觀塘的裕民坊重建項目(又稱K7 項目)範圍包括觀 塘道、協和街、物華街和康寧道以內的土地,還有月華街巴士總站地皮,是歷來規 模最大的官方市區重建項目2 。 這些由官方公佈的市區重建項目,雖然在過程中會諮詢市民的意見,不過最終的決 定權,其實仍在政府、市建局及其合作單位手裡。例如 2004 年底,灣仔利東街的 居民曾向城市規劃委員會遞交一個重建方案,著重保留舊區原貌,但城市規劃委員 會以方案不夠專業為理由拒絕;市建局亦在本年 4 月舉辦「重建設計社區工作 坊」,讓區內居民和各界人士參與和發表意見,不過,所謂的收集意見,其實是在 三個候選設計草圖已接近完成的基礎上進行,而且三個設計草圖都是基於同一規劃 方向發展出來3 ,市民可以做的充其量只是從三個設計中選擇一個。 1 市區重建局網頁,.hk/html/c600000t1e.html 2 「再造觀塘」工作人員(2006 年 10 月)。「再造觀塘」計劃總結報告,香港,梁家傑議員辦事 處,頁 6 。 3 〈齊心建設21 世紀市中心〉,《觀塘路》第 2 期,2006 年 8 月 10 日。 1 城市、記憶和身分 城市空間是構成人們生活記憶的座標,人們走在其中,每天經過的街道,略過眼前 的樹木、商店的特色、電話亭、建築物,甚至欄杆和馬路的位置,其中獨特的氣 氛、聲音和氣味,不知不覺滲入了人們的記憶裏,時日不斷過去,那裏的景物卻會 喚醒人們,想起曾經有過的生活經驗。 經驗深藏在記憶之中,通過各種具代表性的人或事物(Representation )重現,影響 我們現在和未來的行為和決定。歷史也是在記憶的基礎人發展出來,龐大的博物 館,就像一個記憶貯存庫,內裏放滿了具代表性的物件,附上解說,讓後來者在幻 想中重構前人生活過的痕跡,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一個類似這樣的記憶庫,舊地重 遊,看見景物依舊,人們往往會發現一些看似已被遺忘的、平日不會故意想起的人 和事突然湧上心頭。 同時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