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用什么来拍电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今天,你用什么来拍电影?   平民影像的漫长等待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电影摄影机都是庞大而沉重的大家伙,拍摄时还会发出嗡嗡的噪音,难以进行同期录音,所以很少在早期电影中看到移动镜头,现场同期声更是奢望。但是当二战以后16毫米和8毫米摄影机的普及,以及便携的同期录音设备出现,促进了电影美学的一场革命,无论“直接电影”、“真实电影”这些纪录片创作形态,还是各种实验片,都得益于这些技术的进步。      美国家庭70年代拥有8毫米摄影机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据说那时其每年家庭的胶片消耗量就达几百万英尺。拍过《大白鲨》、《侏罗纪公园》等大片的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小时候就曾经使用8毫米摄影机来拍家庭纪录片、实验片、科幻片等一系列片子。而对于中国的普通百姓来说因为环境条件的制约,拍照都是难得的事情,更不要说拍电影了。      70年代松下和索尼开始的录像机格式之争,以索尼支持的Beta落败于松下的VHS结束,而紧随其后的是这两大主要厂商在家用摄像机领域的VHS和8mm格式之争。在两大厂商因为格式标准的商战上进行白热化争夺的时候,中国的老百姓才刚刚迎来改革开放,还没有太多人有条件使用这些模拟摄像机拍摄。直到DV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切。   在两大厂商因为格式标准的商战上进行白热化争夺的时候,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才刚刚迎来改革开放,还没有太多人有条件使用这些模拟摄像机拍摄。直到DV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切。      DV元年,敢拍电影成为可能      经历了模拟时代格式标准的激烈竞争,终于索尼和松下这两大摄像机厂商意识到“合则两利”的道理。在 1993年9月由世界主要录像机生产商组成的“高清晰度数字录像机协会”联合制定“DV格式”这个消费类数字视频统一标准。   1995年7月24日,SONY发表世界上第一台miniDV数码摄像机DCR-VX1000。在电影诞生一百年后,它的出现宣告了DV技术元年的开始,尤其对于没有尝试过国外家用摄影机甜头的中国老百姓,电影的大门正在逐渐打开。   该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包括手动变焦、手动光圈、快门、白平衡,手动色彩和锐度调节、手动话筒音量输入调节等。配备三片1/3英寸以及41万像素CCD。从此,DV格式以优异的性能、小巧的体积很快占领了民用摄录机市场,短短几年时间就蚕食了VHS/S-VHS、V8/Hi8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市场。不久SONY的DCR-VX700,松下的NV-DJ1、NV-DR1、AG-EZ1等纷纷上市,在短时间内DV就开始风靡日本,然后在欧美流行,终于在1997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DV同样产生好电影      在人们迎来DV诞生的同一年(1995年),在北欧小国丹麦一群年轻导演聚集起来,发表了著名的“Dogma十条”。这批导演遵循Dogma原则用DV摄像机拍摄出《家宴》、《白痴》 等一系列优秀故事片。《家宴》是得到Dogma认证的第一部影片,全片用手提DV摄制完成,而且整个摄制组才五个人,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吴文光用Canon-XL1走入一个流动大棚歌舞团,成就了《江湖》;杨天乙拿着Panasonic EZ1走入住所周边的老人中间,完成了纪录片《老头》;王兵同样带着EZ1走入曾见证中国老工业辉煌的厂区,完成其9个小时鸿篇巨制的纪录片《铁西区》;贾樟柯用SONYPD-150拍摄了《公共场所》。   可以说DV一路走来成就了一批导演,诞生了一批优秀的DV电影,而同样一些经典机型成就了DV的神话。      Canon XL1   佳能的这款机型诞生于1996年,刚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和强大的功能,使得松下和索尼两家传统厂商的产品黯然失色,还因此夺得当年工业设计大奖。它配有1/3英寸3CCD成像系统,提供画质达到625线,而最吸引人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通过转接口配合佳能XL系列及35毫米相机的EF系列镜头,可以在24毫米至2160毫米的焦距范围中自由选择。      Sony PD-150P   索尼后来居上,推出PD150P,具有DV/DVCAM两种制式,深受新闻工作者、纪录片制作人的青睐。它可提供数码摄录系统530线水平解像度,配有3.5英寸清晰度彩色LCD监视器,12倍光学变焦。PD150P拥有16比特双声道和12比特四声道输入模式可供选择。150良好的口碑使索尼还在几年后在其基础上推出了升级版本190P,可见这款机型有多么经典和深入人心。      Panasonic AG-DVC180   这款和Sony PD-150P一样在独立制作人和电视台中拥有广泛用户群,尤其是它具有25P逐行扫描拍摄的影片模式和与胶片类似的伽玛校正,可以拍摄出类似电影胶片那样的效果。另外,其广角端通过将焦距拓展到4.5毫米(相当于35毫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