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翠榕的获取和创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边翠榕的获取和创作   榕树是福州的市树,荫泽后人,造福一方。榕树盆景是闽中特产,古朴自然,变化多端,饶有南国情趣。福建省有25种原生种,普通以白榕为主,适于制作盆景的白榕,分种检索称谓为细叶榕(F.Microcar pa)。实际上,本地盆景爱好者却认为白榕为大叶榕,而把某些叶子特小的品种,称为细叶榕。所以,真正称得上细叶品种极少,而“冒牌”的却很多。   众所周知,白榕具备许多制作盆景的优良性能,因叶大节长结构松散为美中不足,人们长期到处寻求真正的细叶树种,同时听过各种的传说,个别书刊也有过不实的报导。   其实,有关细叶榕最早有记载的,是出现于厦门的耐翁先生所著的《盆栽技艺》一书(1981年),在介绍树种时,先生认为:“印度榕生长比中国榕快,因叶特小,曾一度极流行,被誉为最上品,终因枝条肥笨、僵直,缺乏古树老而瘦的韵味,未能保持其荣誉”。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各地出现一些泊外品种,泰国榕,日本榕,美国榕等,由于种种原因,都无法单独成型,所以作为接穗,对白榕或薯榕进行嫁接造成盆景,充当细叶榕流行于市场。      品种的获取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说,福州本地有一种细叶榕,叶子很小,价格很贵,于是笔者千方百计寻找,几番周折终于在1997年底拜访了盆景爱好者郑子明老先生,听他讲述鲜为人知的发现经历:在1967年深秋季节,叶先生和二位朋友在福州铜盘地区的马鞍山上挖取树桩,挖的很多,其中有一棵苍老又不太大的树桩,没有叶子,以为是榆树,嫌其太小,其他朋友不要,就给叶先生,带回家放在一边,待到春天时节发芽,才知道是一棵叶子特小的榕桩。消息传出后,大家请求一小枝扦插培养,就这样这细叶榕品种从福州传开了,时隔31年老先生还记忆犹新。   细叶榕培养一段年月后,大家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细叶榕生长太慢,生长量不及白榕的几分之一,爱好者失去了耐性和信心,从业者得不到经济效益。这样,年复一年推广停了下来,30年后,培养者寥寥无几,原种培养几乎绝迹。   笔者对母树进行认真的探讨和抢救,由于该细叶榕叶缘有一圈黄边,相对于叶面特小,犹如环形金边,为了区别其他小叶品种,特给起名为“金边翠榕”。      自然的变异      福州早年的野外榕桩,多是鸟食榕果后传播的,金边翠榕始发地处于山腰35cm×20cm×15cm的石缝中,在冬寒,秋躁,夏暑等恶劣气候环境中,不断落叶,发芽,生长的反复伤害的刺激,年年面临死亡的威胁,为了生存,体内的生理机能,不得不做调节,年复一年的调整和适应,使榕树体内DNA的损伤,来不及修复或易错位修复,从而带来一系列变化。引起基因重组,使遗传基因产生不可逆的变化,以致形成这种叶子特小,性能迥异的特性,以适生存。生理机能不能相适应或遗传获得性不稳定的植株均被淘汰,而能活到今天的这种自然变种,这就是无情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法则的产物。   金边翠榕是福州本地发现的白榕自然变异树种,其母树树干嶙岣如刺,根干融合一体。发现后莳养三十年,这一本多干树体,不见明显增粗,从而估计母树树龄至少在百年以上。并未从母树上获得种子,看来从自然界觅取可能性极小,因而只能采用扦插繁殖后代。尽管缓慢并多历挫折,虽数量有限,但还不至于断代。通过应用无土栽培和先进手段,走出一条新的培育和养护之路。十二年后的今天,育成金边翠榕的叶片和特性,与原形态完全一样,说明变异后遗传基因相当稳定,已育成一批金边翠榕盆景,品种纯正,也没有返祖现象。      变异后特性      白榕经自然变异后的金边翠榕基因,一部分秉承白榕的特性基因,一部分丢失,一部分形成新的基因,因而出现如下新的特性:   1.金边翠榕叶呈卵状椭圆形,长2cm-4-cm,宽0.8cm-1.6cm.节间0.3cm-0.6cm,叶面为白榕1/4(肥水充足状态),叶色翠绿,叶缘环形黄边,叶面光泽叶质浑厚,叶面质感优于榆、雀梅、福建茶等品种。   2.因自然变异因素,所以萌发能力特强,尤其易于低位萌发不定芽,使主干苍老,同时也较为耐阴,有资料表明,在室内安放时间为榆树10倍,福建茶5倍。   3.金边翠榕几乎保全白榕的优良制作盆景特性,克服白榕叶大节长、结构松散、不适于中小型盆景的弊端,取其长补其短。枝条柔软,可塑性强,主干风骨嶙峋,无光滑、僵直之嫌,完全具备独立造型条件,无需嫁接于白榕。   4.由于变异品种根尖代谢活性差和叶面过小,其生长能力比白榕慢的多,体量也由大乔木变为小灌木,气根也不多,但植物的抗逆性却得到很大的加强(高温、低温、干旱、水涝和病虫害)。   这里顺便一提:小叶福建茶与中叶福建茶比较,在萌发力、叶面小、生长慢、树体量几项与金边翠榕有异曲同工之妙。      盆景的创作      耐翁先生研究盆栽50余年,对于盆景创作,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