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桦茸药理功效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白桦茸药理功效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周慧 周亚林 曲晶升(大兴安岭职业学院 黑龙江加格达奇 165000)
【摘要】白桦茸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药用真菌,本文就其主要化学成分及人工培育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白桦茸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桦茸 化学成分 人工培育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047-02
前言
又称桦褐孔菌,是一种特别珍贵的药用真菌,属于锈革孔菌科,学名是 Fuscoporia oblique。白桦茸为深栗色的多孔菌,子实体呈伞形平伏在树皮下,菌肉黄褐色,常生于白桦、银桦、榆树和赤杨 等的树皮下或砍伐后树木的枯干上,在树皮破损及伤节处形成肉瘤状的菌核,大 小如拳头,表面坚硬、黑色、富有光泽,有深角形龟裂,主要分布于北纬45deg;~50deg;的芬兰、波兰、俄罗斯、日本(北海道)、中国黑龙江和吉林(长白山)等地。自16世纪以来,波兰民间就广泛应用白桦茸治疗一些恶性肿瘤,如胃癌、肝癌、肠癌等,显示出极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我国也逐渐加大了对白桦茸的研究力度。本文就白桦茸化学成分及人工培育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白桦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1 白桦茸的药用价值
1.1降血糖作用
在白桦茸菌核中含有1种糖蛋白和1种水溶性多糖,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尤其是白桦茸多糖提取液,其降血糖作用时间可持48h。俄罗斯 Komsomlshi 制药公司白桦茸精粉对糖尿病的治愈率为 93%。
1.2抗肿瘤作用
白桦茸含有白桦脂酸,这种物质能抑制293型癌细胞达70%,具有很强的抗 肿瘤性,且无毒副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抗有丝分裂来影响肿 瘤细胞的分裂生长,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起到抗肿瘤作用。可防止癌细胞转移、复发,用于配合恶性肿瘤患者的放疗、化疗,增强病人的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
1.3抗病毒作用
白桦茸水提取物可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蛋白酶,已确定的活性成分是一种水溶性的高分子量木质素衍生物。加拿大和芬兰等国用白桦茸醇复合物提取的高 性能标准提取物来治疗流行性感冒。另外据日本学者报道,白桦茸对大肠杆菌中 毒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1.4其他药理作用 白桦茸对肝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对呕吐、腹泻、胃肠功能紊乱有治疗作用。
2 白桦茸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随着对白桦茸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被分离出来,目前已报道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2.1三萜类化合物
作为白桦茸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三萜化合物可用于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病及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潘春丽等[1]对白桦茸中三萜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以异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7,在80℃提取时间2 h,此条件下三萜化合物提取率较高,占菌丝体干质量的9.03%。
2.2多糖类化合物
李浩飞等[2]研究表明,白桦茸菌核中含有一种糖蛋白和一种水溶性多糖(其主要成分是葡聚糖,还含有少量杂多糖),均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崔鹤松等[3]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白桦茸多糖,并将其灌胃给予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结果表明,桦褐孔茵多糖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MDA含量,并可提高HDL-C含量及SOD活性,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金光等[4]研究表明,白桦茸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大、小剂量组的抑制肿瘤率分别为56.31% 和44.34%。
2.3木质素类
Ichimura等研究表明,白桦茸的水提取物中含有一种水溶性的高分子量木质素衍生物,该物质能够抑制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I蛋白酶的活性,加拿大和芬兰等国已开始用白桦茸的高性能标准提取物治疗流行性感冒A、B。
2.4其它
白桦茸中还检测出鞘氨脂类似物、白桦脂酸、甘露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栓菌酸、生物碱、香草酸、熊果酸、半单宁化合物、丁香酸和Y-羟基苯甲酸等成分。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白桦茸药理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的活性成分被分离出来,其在疾病治疗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空间,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然而,白桦茸在野生环境下生长极为缓慢,自然状态二十年才能收成一次,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始对白桦茸进行人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