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合声 琴瑟和鸣——浅谈合成器在京剧伴奏中的运用.docVIP

盛世合声 琴瑟和鸣——浅谈合成器在京剧伴奏中的运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盛世合声 琴瑟和鸣——浅谈合成器在京剧伴奏中的运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盛世合声 琴瑟和鸣——浅谈合成器在京剧伴奏中的运用 窦 璐(河北省京剧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摘 要:近年来,很多京剧剧目中增添了新型电子乐器——合成器伴奏。如何使之与其它乐器和谐协奏,融入京剧旋律是关键问题。为此,我抱定虚心学习的态度,努力向京剧传统学习,使合成器成为京剧乐队中的一员。 关键词:合成器;京剧;传统与现代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方针。在这个正确方针的指引下,京剧创作,改编出大批优秀传统和现代剧目。特别是,具有多种学科的科技电子乐器——合成器的加入,为京剧创作,改编传统和现代剧目的音乐增砖添瓦,锦上添花,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合成器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研发的一种能模拟多种乐器、多种音色的新型电声乐器。它用现代的电子技术,把众多音乐元素编辑成程序,载入合成器,演出时,演奏者可根据需要进行再创造性地编辑和演奏,可朔性极强。合成器还能模拟各种声响,为剧目制造多种氛围和效果。虽然合成器是一种电声乐器,但要求演奏员除了要掌握必要的电子知识和技术外,更要像京胡及司鼓演奏员那样深谙京剧音乐和表演的规律,与其它乐器密切配合,才能把合成器演奏出既古朴深沉又清新雅致的京剧韵味。 我生在京剧家庭,在襁褓中,常随父母到各地巡回演出,舞台是我学步的地方,后台是我起居生活的场所。我很小的时候就拿着京剧乐谱呀呀学语,由此对京剧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慢慢地,西皮、二黄的旋律就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无师自通地能分辨出西皮、二黄的不同旋律和识别各种板式变化的规律。由于对音乐的兴趣,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随社会上兴起学钢琴的热潮,走上学习钢琴专业的艺术道路。但皮黄的优美旋律仍时时萦绕在我脑际,回荡在我胸中,心想,有一天,我一定要用钢琴为京剧伴奏。 2002年,河北省京剧院排演,根据安徒生童话改编的京剧《野天鹅》,为了烘托氛围,增加音乐的震撼力,导演决定在乐队中,添加合成器伴奏,但苦于一时找不到即能演奏键盘,又懂京剧音乐的演奏员。于是,还在念大学的我就被借到剧院担任合成器演奏员。虽然我有京剧音乐的基础和键盘演奏的功底,但为了不辜负剧院导演和演职员们对我的信任与期望,我反复研究合成器的发声原理、内部构造、程序编排、演奏技法,同时刻苦钻研京剧音乐的机构设置、历史沿革、板式变化、曲调特长、流派特点。我先后学习了《京剧音乐》、《京剧音乐研究》、《京剧曲牌简编》、《现代京剧评论集》等京剧音乐理论书籍,并结合剧目进行实践。 为京剧伴奏,和声处理是一个较为特殊和复杂的问题。因为传统的和声手法适用于大,小调试的音乐作品,对于戏曲调式的音乐来说,则由于调式和结构的差异,而存在着若干不相适应的地方。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我个人总结出,在戏曲伴奏中可基本沿用传统和声的思维方式与和弦材料,在此基础上,适当结合京剧曲式的特色以表现京剧韵律独有的风格特征,同时能够丰富和扩大其和声音响的色彩性和表现力。 2008年6月4、5日,我院裴艳玲主演的新编京剧《响九霄》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一亮相,立即吸引了首都各个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精美绝伦的布景、变换多样的灯光、庞大整齐的演出阵容,尤其裴老师精湛无比的武功、挺拔刚劲的唱腔、真实感人的表演令观众惊叹叫绝。特别在最后一场戏“哭坟”中,主人公响九霄有一大段抒情的唱腔,足有十多分钟。每次演出裴老师都根据现场不同的气氛和感悟,随感情变化对唱腔进行情绪化的处理。为此,演出时我双眼紧紧盯住裴老师的表演变化,细心领会她内心情感的起伏跌宕,随着她的表情和口型变化,随机应变地紧紧跟进,我情随心动,音随情变,作到既看谱又离谱,仿佛我在用手指演唱。达到演奏员同演员心心相通,情感相同的境界。赢得著名理论家、评论家、剧作家郭汉城的赞誉,他说:“裴艳玲在“哭坟”一场戏中的演唱是很新的唱法,唱腔、声音、音乐各方面都吸引人,裴艳玲在艺术行动上是真心热爱“老”东西的,但同时还有新的东西,她很懂创新,而且也这么做了。著名戏曲音乐家陆松龄说:“这出戏无论从演员演唱、音乐伴奏、打击乐演奏都很有特点。”裴老师在谈到音乐时说:“乐队里加上窦璐演奏的合成器,与传统京剧的其它乐器非常和谐,显得声音浑厚雄壮,我唱着很舒服。”每次演出后我不仅为裴老师获得的喝彩而兴奋,而且也为自己所付出努力得到的回报而欣慰。 我在演奏《沙家浜》第四场《智斗》一场戏,正反面人物交替演唱时,我用不同的演奏技法,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比如:在阿庆嫂演唱时,我用大提琴声调,舒缓地演奏,突出了阿庆嫂机智勇敢的个性。胡传魁、刁德一演唱时,我则用低音跳跃,轻声的方法弹奏,反衬出敌人的愚钝与狡猾的天性。 在演奏《红灯记middot;痛说家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