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督脉隔物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例的临床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督脉隔物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例的临床观察
赵奎(辽宁省辽阳市中医医院 辽宁辽阳 111000)
【摘要】目的 观察督脉隔物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督脉隔物灸联合西药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予单纯西药口服治疗,30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并统计结果,观察治疗前后相关症状、体征和理化检查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1)。结论 督脉隔物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隔物灸 督脉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007-0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6%[1]。单纯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慢作用抗风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药物,疗效不够理想,副作用大。笔者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对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督脉隔物灸联合西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病例选择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按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ARA,1987)[2]。
1.2 一般资料 全部100例均为本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32~65岁,平均51.06plusmn;8.31岁;类风湿关节炎病程1~15年,平均10.18plusmn;3.82年。对照组50例,男15例,女35例;年龄31~67岁,平均50.98plusmn;8.35岁;类风湿关节炎病程1~16年,平均9.98plusmn;3.64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年龄、病程等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gt;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50例以来氟米特片(每片10mg,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g,每日1次,温开水冲服。疼痛明显者可加用洛索洛芬钠胶囊(每粒60 mg,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0m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但NSAIDs的使用时间不超过5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并使用隔附子饼灸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筋缩、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及腰俞等督脉穴位。隔附子饼灸方法为:取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筋缩、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及腰俞等督脉穴位,上置附子饼,附子饼用炮附子、檀香、麝香等研粉后以黄酒、姜汁调制成直径3cm,厚1cm的圆形药饼,中间均匀用针刺小孔数个;用简易艾灸器分别将直径2cm,长2cm艾条悬置距附子饼1cm上方点燃,灸治过程中不断将艾灰去掉,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每次艾灸时间为40分钟,治疗结束使穴部皮肤泛红不灼伤为度,隔天1次。30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相关症状和体征: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及相关的表现。
1.4.2 理化检查: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chi;2检验。在疗效统计中,总有效率计算包括显效和有效。
2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指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3],以相关症状、体征和理化检查为主要观察指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缓解标准(显效):连续2个月以上出现下列6项中的至少5项:①晨僵时间少于15min;②无疲劳感;③无关节痛;④活动时无疼痛或无关节压痛;⑤无关节或腱鞘肿胀;⑥血沉(魏氏法)女性小于30mm/h,男性小于20mm/h。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改善标准(有效):必备条件为压痛关节数和肿胀关节数均ge;20%改善,及下列5项指标中至少有3项ge;20%改善:①患者疼痛评价;②患者对疾病活动性全面评价;③医生对疾病活动性全面评价;④患者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全面评价;⑤急性期反应指标(ESR或CRP)。除显效、有效外均为无效。
2.2 治疗结果
2.2.1 有效率比较治疗组50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