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ocVIP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韩笑 (江苏淮安市肿瘤医院lt;淮安市楚州区人民医院gt;病理科 江苏淮安 223200) 【摘要】目的 探讨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2例睾丸原发性淋巴瘤进行组织学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再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例行单侧睾丸切除后经病理证实均为睾丸恶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非生发中心起源)。结论 睾丸原发性淋巴瘤以老年人多见,以弥漫大B细胞型多见。预后和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等有关。 【关键词】睾丸原发性淋巴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中图分类号】R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22-02 原发于睾丸的恶性淋巴瘤罕见,临床进展迅速,预后差,且易造成误诊。为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本文报道了2例睾丸恶性淋巴瘤病例,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例1,男,66岁,因“发现左侧睾丸肿块伴轻微疼痛二月余”入院。既往无睾丸外伤、结核、炎症等病史。查体:左睾丸质地坚硬,约9times;8times;3cm大小,表面不光滑,稍有触痛,左附睾、精索及右睾丸未见明显异常。例2,男,63岁,因“右睾丸肿块二月余”收治入院。既往无睾丸外伤、结核、炎症等病史。查体:右睾丸质地坚硬,约9times;5times;5cm,表面无明显结节,触痛(-)。术前两病患均经胸片,腹部B超等检查无阳性发现。均予以单侧睾丸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本文2例经免疫组化证实为恶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非生发中心起源)。 1.2 方法 2例标本均采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采用SP法,选用的抗体有CD20、bcl-6、CD10、CD3、CD43、CD45R0,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操作过程按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眼观 两例睾丸切开后均见肿块,大小分别为5times;4times;3cm,6times;5times;3cm,切面灰白灰红,局灶呈鱼肉状,质嫩,境界清,均累及被膜。 2.2 镜检 低倍镜下见肿???细胞在睾丸间质中弥漫生长,使得大部分曲细精管萎缩、消失,仅残留散在的曲细精管。此两例肿瘤细胞均侵犯睾丸被膜,其中有1例伴轻度纤维化。高倍镜下2例肿瘤细胞形态相似,瘤细胞弥漫分布,体积较大,且大小一致,核圆形或椭圆形,嗜碱性,可见小核仁靠近核膜边缘。 2.3 免疫组化 两例肿瘤细胞CD20均(+),bcl6和CD10均(-),背景细胞CD3、CD43、CD45R0均(+)。 2.4 病理诊断 按最新WHO分类标准,2例均诊断为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非生发中心起源)。 3 讨论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罕见,自Curring(1866)和Malassez(1877)描述后,Cohon等(1955)报告4例以后,虽然报告的病例增多,但也只占睾丸肿瘤的5%。大部分睾丸部位的淋巴瘤均由睾丸外淋巴瘤播散而来。睾丸恶性淋巴瘤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平均年龄60岁左右,小儿少见。本文所报道两例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与文献报道相符。患者首诊时多为单侧睾丸无痛性肿大,约有20%的病例双侧睾丸同时或先后受累。患者可伴有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本文报道2例均无全身症状。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且大多数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母细胞型也不少见。Burkitt淋巴瘤常见于儿童,成人少见。霍奇金淋巴瘤则更罕见。在免疫表型方面,以B系为主,少部分为T系。Ferry等观察64例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都为B细胞源性。Wilkins等观察21例中仅有2例T细胞源性,且比B细胞性淋巴瘤的平均年龄小。Chan等报道3例原发性睾丸NK/T细胞性淋巴瘤,免疫组化显示CD56弥漫阳性,且均检测出EB病毒,此例患者病情凶险,预后差,均在5个月内死亡。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肿瘤,但因其没有特异的症状和体征,患者就诊后往往会造成临床误诊。因此有必要和睾丸其他疾病相鉴别:①精原细胞瘤:前者多发生于老年人,镜下见曲细精管保存较好,常侵至睾丸旁组织;后者发生于青壮年,镜下仅在周边残存曲细精管,常合并未分类的管内生殖细胞肿瘤(IGCNU),免疫组化染色PLAP多数阳性,LCA阴性,而淋巴瘤刚好相反;②慢性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