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正 第 29卷 第 1期
国学及其现代意义
冯惟榘
(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013)
中图分类号:D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540(2012)一O1—0124—03
人类的文明史,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文字的产生 , 化 中的重新定位 。
结束了人类 “万古如长夜”(朱熹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的蒙 “五四”前后,在 “西学东渐”地冲击下,当时部分激进知
昧史 。据 目前的考古资料 ,最早的文字主要见于大汶口文化 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还有一部分则站在较
晚期、屈家岭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早期。这些文字有的刻于 为全面 的立场 ,公允地对待中西文化 ,如 曾国藩就主张继承
大 口陶尊上 ,也有的刻在玉器上 ,后来 的甲骨文、钟鼎文等则 明儒传统,倡导通经致用 。张之洞提 出 “中学为体 ,西学为
刻在 甲骨、青铜之上 。这时候的文字记载大多限于只言片语 , 用 ”.力图调和中西文化的关系。后来 ,一部分传统派兴起 “整
尽管这些散乱的文化瑰宝还称不上国学,但它们却为真正意 理 国故思潮”,虽然在当时被激进派视为倒行逆施 ,但事实证
义上的国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明了这是历史性的理智之举 。这在魏源身上就有较好地体
国学是指以中国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现 ,他不但提出学习西方文明 “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又提
“国学”一词 。既是 “由来 已久 ”,又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 出要恢复两汉经学 。看似矛盾 ,其实正是魏源的高人之处 。
“国学 ”首次见诸于 《周礼 ·春官》:“掌国学之政 ,以教 国子小 即使是新文化运动 闯将之一的胡适 ,也在介绍杜威 的实践主
舞。”这里的国学概念是 国家设立 的学校的意思 。这时的国 义的同时讲授中国哲学史。此后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才有
学是专供上层贵族子弟入学的学校 ,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 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合理原则。
小学 。有王室所办和诸侯 国所办,二者 的名称和规模基本一 进人中国的欧美学术被称为 “新学 ”、“西学”,与之相对
致 :大学,不但名称各不相同,而且规模也有很大的差别。首 应 ,人们便把中国固有 的学 问统称为 “旧学”、“中学 ”、“国
先,在名称上 ,王室京畿的大学,叫做辟雍,由王室直接管理 ; 粹”、或 “国故 ”。但是,“国粹”、“国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守
诸侯国都所办的大学,称为泮宫(或类宫),由国君直接管理。 旧与落伍 。国外的汉学家则称之为 “中国学”或 “汉学 ”。然而
其次.建筑规模上 ,辟雍要 比泮宫大一半 。辟雍修建在 四周 “汉学 ”一词 ,在我 国学术界一般理解为汉代 的学术 ,或者是
有水 的圆形土 台上 ,如同建在小岛上 ;泮宫修建在东 、西 、南 指 以训诂 、校勘为主的考据学 。把本 国的传统学术称之为
三面有水的半圆形土 台上 。犹如建在半岛上。国学所招收的 “汉学 ”显然也不合适 。这 时,“国学”一词被重新发掘 了出来 ,
学生 。都是贵族子弟。 《礼记 ·王制》记载:“凡入学以齿 。”尽 并且赋予 了新的 内涵。
管都是竞族子弟,但入学年龄却有不同的规定:王太子8岁 五四时期的国粹派代表邓实曾撰文说 :“国学者何?一 国
进入小学,7年读完 ,15岁升人大学 。公、卿的长子以及大夫、 所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 ,因以成 国焉,有其 国者有其
元士的嫡子 .13岁进入小学 ,7年读完 ,20岁升人大学 。嫡子 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 自治其一国也。”
之外的诸子 。包括妾所生之子 ,即余子 ,也叫众子 ,15岁入小 (《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1906年第 19期。)这一概念很
学,7年读完 ,23岁升人大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