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材料的磁性能
引言
磁学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磁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的需求相互促进,在国防和
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磁学与其它学科交叉:信息、电气、交通、生物、
药物、天文、地质、能源、选矿等。
磁学运用到纳米学科纳米磁学,MEMS的发展
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各种类型的磁性材料。
1. 中国古代的磁性
书名 作者 描述
管子 管仲 慈(磁)石
(~645BC)
鬼谷子 鬼谷 磁石吸针
(~400BC)
韩非子 韩非 司南
(3rd century BC)
论衡 王充 司南勺
(82/83 AD) (东汉)
梦溪笔谈 沈括 指南针
(1086 AD,南宋)
参考文献: 李国栋, 中国磁学的历史
宋德生,李国栋,电磁学发展史
汉(公元前206 -公元220年)。盘17.8 ×17.4厘米,勺长11.5,口径4.2厘
米。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成。地盘内圆外方;中心圆面下凹;圆
外盘面分层次铸有10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标示二十四个方位。磁
勺是用天然磁体磨成,置于地盘中心圆内,勺头为N,勺尾为S,静止
时,因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
司南
此模型是王振铎先
生据 《论衡》等书
记载并参照出土汉
代地盘的研究复制。
中国古代制备指南针的方法
直接浮在水面上;
置于指甲上;
置于碗的边缘上;
悬于绳子上。
西方的传说
• 牧羊人发现他的木棍的铁端,被一块石头牢牢
吸住。
• 这种石头在小亚细亚(Asia Minor )、马其顿的
Magnesia地区以及爱奥尼亚的Magnesia城都被
发现过。
• 人们相信“Magnetism”一字来源于这些地名。
磁学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磁石:最早的著作 《De Magnete》W.Gibert
18世纪奥斯特 电流产生磁场;
法拉弟效应 在磁场中运动导体产生电流;
安培定律 构成电磁学的基础。
电动机、发电机开创现代电气工业。
1907年 P.Weiss的磁畴和分子场假说
1919年 巴克豪森效应
1928年 海森堡模型:用量子力学解释分子场起源
1931年 Bitter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磁畴
1933年 加藤与武井发现含Co的永磁铁氧体
1935年 荷兰Snoek发明软磁铁氧体
1935年 Landau和Lifshitz考虑退磁场, 理论上预言
了磁畴结构
1946年 Bioembergen发现NMR效应
1948年 Neel建立亜铁磁理论
1954-1957年 RKKY相互作用的建立
1958年 Mössbauer效应的发现
1960年 非晶态物质的理论预言
1965年 Mader和Nowick制备了CoP铁磁非晶态合金
1970年 SmCo5稀土永磁材料的发现
1982年 扫描隧道显微镜,Brining和Rohrer,
( 1986 年,AFM )
1984年 NdFeB稀土永磁材料的发现Sagawa
1986年 高温超导体,Bednortz-muller
1988年 巨磁电阻GMR的发现, M.N.Baibich 2007诺
贝尔奖A.Fert和P.Grünberg
1994年 CMR庞磁电阻的发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