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综合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林牧渔]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综合规划

2010——2020**县***河流域 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 **县水利局 二○○九年十月 目 录 规划概要 1 一、自然概况 1 二、社会经济条件 1 三、水土流失状况与分区情况 3 四、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3 五、规划措施的总体布局 5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 七、进度安排 8 八、项目效益 8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0 第一节 自然条件 10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3 第三节 社会经济 15 第四节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 16 第二章 规划依据、原则和目标 26 第一节 规划依据 26 第二节 规划原则 28 第三节 总规划时段 29 第四节 规划目标 29 第三章 水土保持分区及总体布局 31 第一节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31 第二节 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 39 第四章 综合防治规划 42 第一节 生态修复规划 42 第二节 预防保护与监督管理规划 47 第三节 综合治理方案 51 第四节 水土保持监测规划 58 第五节 科技示范推广规划 59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 61 第一节 现状与影响分析 61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 61 第三节 环境评价结论 62 第六章 投资估算 64 第一节 工程量概况 64 第二节 编制依据 64 第三节 资金筹措方案 80 第七章 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 81 第一节 效益分析 81 第二节 经济评价 86 第八章 进度安排与近期实施意见 87 第一节 实施进度 87 第二节 近期实施意见及远期目标 87 第九章 实施保障措施 89 第一节 组织领导措施 89 第二节 技术保障措施 91 第三节 投入保障措施 91 第四节 工程运行管理 92 附 表 94 规划概要 一、自然概况 ***河流域位于西拉沐沦河一级支流查干沐沦河中下游西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7o38′20″~118o17′36″、北纬43o47′50″~44o6′32″之间,***河流域总面积1320.75km2,南北宽58.5km、东西长76.5km,河流走向为由西向东走向。流域内设两个镇,14个村。***河流域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4.3℃,年极端最高气温40.4℃,年极端最低温-32.2℃,历年七月平均气温21.3℃,历年一月平均气温-13.6℃。≥10℃积温在1900—2700℃之间,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966小时,无霜期在128天左右。全年多大风天气,尤以春季为甚。全年平均风速在3—4 m/s,最大风速32.3 m/s,历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8天。历年平均降水量为385 mm,多集中于7-9月,雨热同季,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925.8 mm。总的气候特点可概括为:四季分明,寒暑变化剧烈,干湿周期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冬季寒冷降水少。北部山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气候变化异常,冰雹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生产威胁较大,流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旱、冰雹、大风、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之近几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河水断流,更加剧了灾情,因此治理本流域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对促进全县农牧业基础设施改善,发展经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共两个乡镇,9个行政村,总人口16010人,人口密度13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14‰,总劳力9698个,全部为农业劳动力。农业用地面积9100hm2,粮豆为主要作物,品种有:玉米、谷子、小麦、莜麦、大豆等,平均产量1265kg/ hm2。人均基 本农田0.45hm2,农业产值6684万元,占总产值的56%。人均年纯收入3968元。 三、水土流失状况与分区情况 流域总面积1320.7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824.25km2,占总面积的62.41%,是本县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流失特征下游为风蚀水蚀,依据遥感测查侵蚀模数在3000--4000T/km2·年之间,属中度侵蚀区。水土流失在流域内9个村均有分布,空间分布受侵蚀营力与环境系统的制约,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即森林草原区。南部土石山区是全流域农耕地最为集中的地带,土地开发程度也是最高,从侵蚀强度分布看,土石山区侵蚀量较强,森林草原区因植被较好,侵蚀强度较轻,但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根据***河流域地质、地貌、植被和水土流失现状,该流域划分为两个类型区,即土石山区、森林草原区,面积比例约占总面积的83.3%、16.7%。详见水土流失现状图。 四、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以人为本,以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为重点,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量,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