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一)
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一)
文学院 张研博 yanbobobo1981@
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间,仿佛是一片不确定性的开阔地,它让因循守旧者困惑,也给真正的改革者释放了智慧的源泉。以往,只要有现成的教材,捧一本教参就可以轻车熟路地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因为课程总是换汤不换药。如今,课程标准不那么具体那么精确了,却多了些弹性空间;而教材,也不再是经典,只是教学使用的材料了。这才让习惯于以教材为目的的教师感到困惑了。 因此我们说观念转变是课改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课改的成功,就要不断吸收新思想,树立新观念,而要吸收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新课程要求我们要用质疑的目光、否定的态度、发展的思路对教学现状经常进行反思,并进行不断的创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教学智慧,新的教学智慧是要改造传统的教师权威。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古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中学古诗教学既是古典文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但也因其距今年代久远、言简意赅等特性,使其教学也有难点。如果我们的古诗教学仅仅停留与一般的讲解和背诵,那就无法使学生真正走入诗人的感情世界,真正了解我国文学宝库中的这一奇葩。学习古诗,要让诗词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这就要调动各人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又一定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丰富到诗句中去,抓住诗人笔酣墨饱着力渲染的地方,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把学生深深地引入诗的意境。使学生主动地把自己的感情和诗人的感情相契合”一幅幅主客体统一的意境氛围。”④ 我们感受古诗之意境氛围,正如欣赏绘画一样,可以从平畴万里中感受悠远,从峻峭险拔中感受高古,从白云流水中感受飘逸,从秋雨秋叶中感受苍凉……这一切,既是作者之移情,更是读者之体味;是读者运用联想和想象去接载作者而产生的共鸣的效果,也是读者对作品的一次思想感情的升华。把诗歌与绘画联系起来,古已有之。宋代苏东坡有“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之论,评唐代王维诗画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影响深远。中国历代有许多由诗意生发的画中名作,许多在名画上题写的诗中佳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诗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中国画家和中国诗人的共同艺术追求。当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得比较完美的时候,便会体现出两种艺术的更高价值。这是中国诗画艺术的一种传统方式。把这样的特点结合到语文教学中来,,在画中领略意境,从画里体味情感,潭影空人心目来自《题破山寺后禅院》颈联,二句为:“山头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鸟儿在自由自在地欢唱;那清澈的水潭,仿佛洗涤了胸中的尘世杂念,一种悠闲适意的情感油然而生。。画家创造的艺术世界,其间渗透着艺术家们的情感。这种诗与画结合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意象具体画为画中的形象,不仅很好地理解了诗歌,增强了学生,也使学生与生活于千年之前的诗人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心灵契合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一曲苍凉的《龟兹古韵》仿佛离开了的领域,进入了一个虚拟的沙漠世界,自己就如千年之前的古人,很容易就体会出了种种的苍凉、怅惘与阵阵的思乡之请。在乐音中,在,都看到千年前西域路上可能发生的那一段故事:路遇、托书、洒泪分别。通过这一段的情景教学,让学生很完整地体味到诗人当时的每一个心灵的律动,比较完整地理解了诗歌内部情感的流动轨迹,理解了诗中之情,言外之意,达到了鉴赏这一古诗的最终目的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以同音反复作为结束音,强化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与诗的主题十分吻合。表达的意境深沉、缠绵、含蓄,叠叠引伸,生动地表现了友人即将启程时那种难舍难分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小企业(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范本.doc
- 中学学校管理论文:关于中学资产管理水平提升途径的思考.doc
-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竞争.doc
- 中学消防逃生演练总结.doc
- 中学校长论文: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探析.doc
- 中学英语之友2010101.doc
- 中学音乐教师论文初中音乐教师论文:直面课程改革问题,提高中学音乐教师专业化水平.doc
- 中强度HT20-40灰口铸铁的补焊工艺.doc
- 中国证 券期货&上交所&深交所统计年鉴汇总.doc
- 中国邮政支付网关安全地址.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